“大哥的江湖”没有安全
“有个少年犯,也是个留守儿童,在网上聊天认识了一个网友,连对方真实身份都没打听,就赶过去帮人家绑架。”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审庭庭长赵明军说,有些少年犯犯罪之轻易让人惊讶。
于莉介绍,去年菏泽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130余起,其中70%以上是留守儿童犯罪。记者调查发现,相比城里孩子,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被“大哥的江湖”所吸引,因为那里能带给他们梦寐以求的安全感和所谓的尊严。
鲁南某县一中的王陵是一名留守儿童,同村的一个姐姐也在县一中读书,并且正和一社会青年谈恋爱。一次王陵不小心误接了这个姐姐的电话,对方男友竟对他起了误会,纠集6个“小弟”要来学校找王陵算账。而王陵在学校也是被称为“哥”的人物,他喊来同学,同学再喊同村的小伙伴,通过QQ、短信、微信联络,一会儿工夫,就集合了20多个人。
那是2012年放暑假前的一天晚上,一帮十几岁的学生,浩浩荡荡来到大街上,就像电影中的黑社会火拼,威风凛凛地站成一排。结果在打斗中,王陵同学喊来的,一个和王陵不认识,也不知道为何来打架的男生,被对方一刀致命。
事后,所有参与者被起诉,杀人者被判15年,王陵领了缓刑后去了一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原本成绩很好的他,因为这场打斗,再也与大学无缘。
17岁就因寻衅滋事罪被判管制一年,聊城市茌平县24岁的小南如今已“三进宫”。受香港电影《古惑仔》影响,小南学生时代就把电影里的帮会老大陈浩南奉为偶像,崇尚暴力的他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17岁犯罪后,他干脆退了学,后来凭借一年管制和三年坐牢的经历,竟然在“道上”混成了“南哥”。一帮“小弟”中,不少都是学生和留守儿童,而在他们眼中,小南不断进狱、出狱,处处洋溢着“英雄”色彩。
根据山东警察学院董士昙做的《山东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目前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率比非留守儿童高24 . 54%,违纪率高12 . 73%,违法犯罪率则高10 . 99%,并达到令人吃惊的12 . 54%。
“留守儿童的愤怒点非常低,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外表看起来很强大很冷漠,但内心很脆弱,怕被别人欺负,于是愿意依附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寻求一种安全感,我有大哥,有人罩着我,别人就不敢欺负我,他们很容易被引上犯罪道路。”于莉说。
“有个少年犯,也是个留守儿童,在网上聊天认识了一个网友,连对方真实身份都没打听,就赶过去帮人家绑架。”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审庭庭长赵明军说,有些少年犯犯罪之轻易让人惊讶。他们正处于一个善于模仿、做事情绪化的年龄阶段,电影、网络里的犯罪情节,对江湖快意恩仇的向往,都容易诱使他们做出自己意识不到的过激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