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新闻

鄄城西周楼村:滩区复垦收益多家家住进小别墅

2013-12-10 14:42:00 作者:张建丽  来源:齐鲁晚报
在蔬菜园区,记者见到了63岁的村民周登林,他承包了两个大棚,里面曾种过黄瓜、蒜苗、芹菜、西红柿、辣椒等。“求变方能致富”,这句话在西周楼村是那么明显,村民喜称,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周桂英的脸上

      旧房新房对比,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鄄城县旧城镇西周楼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农村。这里基本上家家盖上两层带院小楼,宽阔的街道、漂亮的房子与曾经的滩区小平房形成鲜明对比。记者了解到,以前居住的滩区还将进行复垦,如今正挣钱的蔬菜大棚和瓜果采摘园也将扩大规模,村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告别破房子,村民家家住进小别墅

     

      来到西周楼村,记者眼前豁然一亮,这不就是城里人喜欢的小别墅吗?一座座崭新的带院子的两层小黄楼连成片,楼房有的已经住人,还有些正在收尾建设中。

     

      据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王德佩介绍,新安置的这些房子有406户,每家房子面积能达到160多平方。楼房从去年开始盖,今年年底差不多能全部入住。“你看,这道路也是新建的!”王德佩告诉记者,东西走向的这条主干道有730米长,南北走向的辅道有21条,每条也能达到100多米。

     

      距离这片小别墅不远,可以看到以前西周楼村在滩区盖的旧房子。大部分已经拆除,还有一小部分孤立在寒风中。

     

      旧房子不仅样貌破旧不堪,而且一般都建在高高的土堆上。“知道为什么吗?”一位大爷告诉记者其中缘由,因为以前这里是滩区,每每来大水就把房子给淹了,甚至有时站在屋檐上洗手都不为过,所以村民多是把房子建在高高的土堆上。而且,由于房子多次被水淹,村民对房子修缮渐渐麻木,任由房子破旧。“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过去跟现在没法比啊!”他感慨道。

     

      走进村民陈海艳家中,她正带着两岁多的孩子在客厅玩耍。记者数了一下,楼上楼下的房子有8间。“以后连俺孩的住处也不用担心了!”说起新房子,陈海艳一直笑得合不拢嘴。

     

      据她介绍,她家是今年春天搬过来住的,以前住在老房子时,别提有多么不方便。“以前下个雨,家里进水,外面泥泞,三四天都不能出门!”陈海艳说,现在住进楼房,带孩子玩耍也方便,在客厅也得阳光,在院子里也宽敞。

     

      “前几天来个朋友,说我们这房子在城里能卖到100多万呢,我们自己也就是拿个10万块左右,就能跟住在城里一样了!”话语间,陈海艳忍不住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来到马瑞环大娘家时,已快到午饭时间,她正在厨房里忙活,院子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进入她家的厨房,记者一改对农村厨房的印象,禁不住赞道:“真干净!”白瓷砖垒好的灶台,白瓷砖垒的“整体厨房”井井有条地放着锅碗瓢盆等各种灶具。马瑞环正在一旁的燃气灶上炒大白菜,她说一般就是用煤气灶,家里来人多时才用大锅灶。“搬进新房子,可不得拾掇得利索点!”马瑞环笑着说。

     

      穷则思变,村民开始多种经营土地

     

      这季节,想见着丝瓜可有点不容易。不过在西周楼村蔬菜大棚里,记者见到“丝瓜开会”。大棚里的温度计上显示温度有20多度,让人感觉非常暖和,棚内蒸汽上升变成小水滴,遇到顶棚后时不时地往下掉落。

     

      嫩绿的丝瓜顶着黄色的小花,在藤条上结得欢天喜地。大棚的女主人周桂英告诉记者,她家有两个大棚,丝瓜是从7月中旬开始种的,现在差不多两周就能卖一茬。“一斤丝瓜能卖到两块五。”说起这个价格,周桂英还是有些不满意。她表示种大棚的前期投入比较辛苦,今年是种大棚蔬菜的第三年,现在才开始有收益,比种庄稼收益多,希望能更多。

     

      西周楼村委主任周保稳告诉记者,以前村子里主要作物就是麦子、大豆、玉米。后来他与其他村民想着怎么发家致富,便琢磨着种大棚蔬菜。从2010年,村子里开始种植大棚蔬菜,一年纯收入能达到四五万。“这支架是钢结构的,上去七八个人绝对没问题!”周保稳指着大棚顶说,“还可以把塑料棚拉开一点透气。”周保稳说大棚的设计还是挺合理的,目前种植达到60多亩。

     

      在蔬菜园区,记者见到了63岁的村民周登林,他承包了两个大棚,里面曾种过黄瓜、蒜苗、芹菜、西红柿、辣椒等。不仅有蔬菜大棚,他的家里还有10多亩地,种植普通粮食作物。“卖得好时,辣椒批发价能达到3块多。”周登林高兴地说,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据王德佩介绍,村里打算建深水井,大概500多米深,以后村里自来水问题就能解决。

     

      从村里经过时,路边能看到成排的葡萄支架。王德佩说,因为这里是滩区,土质肥沃、阳光充足,所以村里种植的葡萄、瓜果等水分多,而且甜味十足。去年,汇源果汁与村里建立长期合作,村里的土地被其承包,收获的水果由其买走。“农民把地租给公司,一亩租金1000元,农闲时再来地里打工,一天又能挣100元,不用操心,还比种地多挣近一倍的钱。”王德佩表示,下一步计划将旧村复垦的700多亩地发展蔬菜和瓜果经济,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求变方能致富

     

      在西周楼村,记者感触最大的就是变化。说起这个村庄,村子里老年人印象最深的是黄河大水,淹了房子淹了地。“从村里到黄河也就一公里!”老人们常说,20世纪80年代,水大得蹲在屋檐上都能洗手。黄河调水调沙后,大水不再泛滥,西周楼村的发展迎来机遇。

     

      抓住机遇,这个村庄开始求变。以前居住的环境不适合,于是村子大刀阔斧地进行新农村建设,重新选址集中盖居民楼,村民的住宿环境好了,村子旧址复垦也增加了村民的耕地。“你不知道,当时搬迁的时候,阻力也很大!”说起其中过程,王德佩庆幸最终坚持了下来。

     

      作为滩区,土地种植瓜果有优势,于是村子选择了特色种植,引来大公司合作。大棚蔬菜受欢迎,村子开辟了卖稀罕菜的蹊径,蔬菜远销外地。“求变方能致富”,这句话在西周楼村是那么明显,村民喜称,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原标题:第八站:鄄城西周楼村

初审编辑:丁厚勤
责任编辑:张银萍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