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康在“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雕刻旁留影(资料图)
大众网菏泽9月11日讯(记者 郭豪)2013年4月,他的出书赞助被连续拒绝后,写下“万丈高楼平地起,壮志凌云有豪气,一脉文化情怀在,自如江山万古青”的诗句。8个月后,他将出版的新书送给当年拒绝他的老板们,他说有坚持就能实现梦想。
他叫董晓康,是菏泽一中的一名语文老师。去年,菏泽一中迎来110周年诞辰,董晓康撰写《菏泽一中的前世今生——校史人物风采》当做礼物送给学校,他希望后人铭记这座有百余年历史的名校,共享名校荣耀。今天,大众网记者专访了董晓康,探究他创作背后的故事。
“文青”教师倡导阅读和写作
在这个人们到处自黑“伪文青”的时代,董晓康是位真实的文学青年,他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自小喜好论文写作及诗歌、散文创作,出过诗歌自选集,拿过全国文学赛优秀奖。2006年,他进入菏泽一中,成为一名语文老师。
董晓康出生于教育世家,三代中有七人担任语文老师,他对语文这门学科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工作中,董晓康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研究,倡导多阅读和写作,业余时担任校文学社的指导老师,与爱好文学的同学切磋交流,文学像淘沙一样,融入他海水般的胸怀里。
分校像婀娜少女 老校区像厚重老人
董晓康庆幸来到菏泽一中工作,他从内心敬仰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学校。菏泽一中1903年始于佩文学院,历经省立六中的辉煌及冀鲁豫边区一中的沧桑,曾吸引梁漱溟、陈亚三、冯友兰等贤者名师前来施教,出了何兹全、张含英、田纪云等国家栋梁。
入职以来,董晓康大部分时间在分校教课,这里依醒湖而建,校园里仍留有新鲜余味,在董晓康看来就像一名婀娜少女,姿态昂扬奋进,外表美丽活泼。
2008年底,董晓康调入菏泽一中老校区工作,置身于这块存在了110余年的故土上,他细细地在校园里踱步,像是揣摩一位厚重而又沧桑的老人,他隐约看到了那个屹立于炮火纷飞的年代,放下尊严,为国家为民族流血流汗的菏泽一中。
历时四年著书献礼 被赞敢为宣传校史“两肋插刀”
在董晓康看来,与高楼大厦相比,名校流淌的文化血液更令人澎湃。在老校区任教时,董晓康认真地点读了“四先生碑”背后的文字,了解葛象一、丛禾生、严星台、侯功备四位德高望重的先生,激发了他深入探知学校历史人物的兴趣,也萌生了为大师、俊才们写评传的想法。
“这里曾经大师云集,俊采星驰,‘北大派’、‘六中—北大—哥伦比亚’、‘江北第一名校’等赞誉的背后,有很多堪称传奇的故事。”董晓康想起这些历史就会热血沸腾,“学校长久积蕴下的宝贵财富,需要传承与发扬”。
随后,董晓康历时四年,费劲波折,利用课余时间创作《菏泽一中的前世今生》这本书,作为菏泽一中建校110周年的献礼。在菏泽日报社副总编辑赵统斌为他作的序言中,董晓康被盛赞为一个“敢于为宣扬校史文化‘两肋插刀’的人”。
“站在历史肩膀上,后人应看得更远”
菏泽一中是近代中国山东省第一批兴建的中学,历经110余年发展,这些蕴藏在时间里的过往,未被历史的风尘湮没,未被雨打风吹去,最终沉淀成为一种厚重与博大、持久与永恒的学校精神。
然而,这种精神在现代正面临被遗忘的境况,有多少学生真正了解学校历史,懂得学校精神的精髓。“名校不是说她有多少高楼大厦,而要看她有多少真正的名师,为国家培养出多少才俊。”董晓康说,“菏泽一中历经百余年动荡,能留下来就是幸运,后人应该去保护“四先生碑”等共同的历史记忆。站在110年历史的肩膀上,后人应该看得更远。”
初审编辑:丁厚勤
责任编辑: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