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菏泽4月13日讯(记者 田兴)近日,有媒体报道土法压榨的花生油中黄曲霉素超标,为了解事实真相,记者到菏泽市食药监局了解相关情况。据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摸清食用油的质量情况,食药监局对市场上的土榨花生油进行了检验。黄曲霉素不仅存在花生油中,处理不当,花生及其制品都有可能被污染。
“怀旧”思维催生土榨花生油
据菏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家更加关心自身的衣食住行质量,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怀旧”思维,认为传统食品种植方式、生产加工制作工艺相对于现代食品产业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地沟油事件的发生,让人们对食用油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忧心忡忡。有一些人开始尝试用菜籽、花生、大豆等油料在家榨油,在食品加工工艺中,这种油称为“原油”,俗称“毛油”或者“粗油”。
但是,这些油的安全、质量如何?
抽样六个样品 一样品黄曲霉素超标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山东省电视台农科频道记者随机从菏泽、济宁等市场上买了六个样品到菏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送检。菏泽市食药监局为了解市场上土法榨油产品质量,安排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进行了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六个样品中,四个样品均未检测出黄曲霉素,两个样品检测出黄曲霉素,其中一个超标。
一号样品中黄曲霉素b1的含量为22.9微克/千克,超标。二号样品检出黄曲霉素b1,为16.4微克/千克,其他两种样品及品牌花生油未检出黄曲霉素b1。
土法榨油无精炼过程隐患大 食药监局建议购买正规产品
“黄曲霉素是广泛存在于霉变谷物,豆类,花生之中的一种有害物质;黄曲霉素不仅存在花生油中,处理不当,花生及其制品都有可能被污染。”
菏泽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原油中可能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必须经过“精炼”过程的处理才能作为食用油被人类食用。油脂的精炼过程一般包括沉降、脱胶、脱酸、脱蜡、脱色、脱臭等步骤。原油中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油脂的食用价值和安全贮藏,精炼的目的是将其中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等有害无益的杂质除去,保留有益的"杂质",如生育酚、胡萝卜素等脂溶性维生素。经过精炼的油脂才能长期储存,利于人体吸收和健康。这些都是家庭小作坊无法做到的。
“因此,不可盲目相信土法榨油!”菏泽市食药监局给消费者提出了建议:各地市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每年会对食品进行抽检并发布信息,消费者可及时关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发布得抽检信息,发现问题投诉,建议消费者购买使用正规厂家得产品;此外,如果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可拨打12331进行投诉举报。
延伸阅读: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生长产毒的温度范围是12~42℃,最适产毒温度为25~33℃,最适水分活度Aw值为0.93~0.98 ,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可发生在多种食品上,其中以玉米、花生和棉籽油最易受到污染,其次是稻谷、小麦、大麦、豆类等。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钾10倍,是砒霜的68倍,致癌力是标准致癌物二甲基硝胺的75倍。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
(1)食品防霉:控制粮粒的水分,注意低温保藏和通风。
(2)去除毒素:主要是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将毒素去除,或者采用各种方法来破坏毒素。
(3)制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如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如下:玉米、花生仁、 花生油 不得超过20μg/kg;大米、其它食用油不得超过10μg/kg;其它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不得超过5μg/kg;婴幼儿奶粉及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
所谓20μg/kg,比例就是五千万分之一,国家标准还是非常严格的。
不建议食用原油是因为其中可能存在很多杂质,通常含有水分、物理杂质、胶质(磷脂、蛋白质、糖类)、游离脂肪酸、色素、烃类、微量金属化合物,同时还可能含有因环境污染而带来的砷、汞、残留农药等,这样的油脂是不宜食用的。譬如花生等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发霉,还可能带入黄曲霉毒素,而这种毒素是自然界中致癌性最强的毒素之一,危害不容忽视。有些原油中还含有一些天然的有害物质,如棉籽油中棉酚、菜籽油中芥子苷等。芥子苷可对人体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游离棉酚可损害人体的肝、肾、心等实质脏器及中枢神经,并影响生殖系统。同时,油脂中杂质越多,在烹调过程中也更容易产生有害物质。比如,家庭烹调时都会发现,烧一段时间后,油就会冒烟,冒出的烟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做丙烯醛,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油脂中的杂质越多,往往也更难储存,容易酸败变质,尤其在高温夏季,易产生哈喇味,这是油脂发生酸败的结果。酸败后的油脂,往往有变质的气味,而且,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 、D 、E 、K 等也会被氧化破坏;同时,油脂的氧化产物对人体健康也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