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市政府副秘书长、牡丹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朱瑞军查看牡丹籽荚收获情况
牡丹区一企业收购2000吨牡丹籽荚
告别“青采”,菏泽牡丹籽质量越来越好
大众网菏泽8月10日(记者 刘进)8月8日至10日,大众网记者跟随菏泽市牡丹产业办深入郓城、牡丹区、曹县多地,对今年菏泽牡丹籽的购销情况进行了深入采访。得益于前期宣传和市场调节,菏泽往年“采青”牡丹籽的问题,在今年有效得到遏制,质量提高的菏泽牡丹籽也越来越受企业欢迎。同时,菏泽市牡丹产业化办公室出台了牡丹种子质量标准,让质量好的牡丹籽卖出更高的价格。
“采青”牡丹籽的问题,在今年大为改善
8月10日下午4时,在菏泽市天香花木种植合作社的5万平米种子生产库内,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几十名工人正紧张劳作,一遍遍翻晾牡丹果荚,这里的2000多吨牡丹果荚生产的种子将全部用于育苗,其对牡丹种子的净度、水分等物理指标有特定要求。
菏泽市政府副秘书长、牡丹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朱瑞军在果荚的“海洋”里仔细查看,“情况比较好,没有过早采摘”。天香合作社生产库负责人介绍,他们在收购时非常注意,一旦发现有果荚很青,全部拒收。
过早采摘,一度是菏泽牡丹籽购销市场的顽疾。在往年,面对刚刚兴起的牡丹产业,很多种植户心中没底,生怕自家的牡丹籽卖不出好价钱,常常在果荚还发青时就采摘,这直接导致牡丹籽易腐烂、产油率低。面对此景,菏泽市牡丹产业化办公室加大对种植户和收购方的宣传:在立秋前后采摘,这时收获的牡丹籽质量最高。
大众网记者跟随牡丹产业办走访多家牡丹加工企业发现,由于今年牡丹果荚采收较晚,收获的牡丹籽质量也大幅提升。本地加工企业越发注重质量,随着市场调节,种植户的科学采摘意识也越来越强。
质量有了保证,有企业专收菏泽产牡丹籽
8月9日下午,在菏泽市康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牡丹籽油加工车间,器械工人正忙碌着保养机器,虽不是生产季,但这里和厂区的粉碎、精选、加工车间一样,干净整洁。作为菏泽最早从事牡丹加工的企业之一,康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上马的3000吨牡丹籽油生产线,今年将正式投入生产。今年,他们计划购入1500吨牡丹籽荚,目前已购入的600吨正加紧晾晒。
康普公司对菏泽牡丹籽越发依赖。“在政府的引导下,如今菏泽的牡丹籽生产市场已日益成熟。”该公司负责人说,往年,公司常去收外地购牡丹籽,却经常遇到掺假的情况。相比之下,菏泽本地产的牡丹籽出油率高,颗粒饱满。今年,该公司收购的牡丹籽都来自菏泽本,他们不再到外地收购。
“随着规模化种植基地牡丹逐渐进入丰产期,以后几年,菏泽牡丹籽的质量会越来越好。”朱瑞军说,近日,牡丹产业办对外发布了油用牡丹种子的质量标准,质量好的牡丹籽每斤价格普遍高出两至三元,通过行政手段规范购销市场,进一步提高种植户科学采摘牡丹籽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