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汽车频道 > 菏泽车市新闻

油价内涨外跌显旧制弊病 新机制或存四大变化

2013-02-26 18:08: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国内成品油年内首涨终于在元宵节后的第一天尘埃落定,国内多地油价重回“8时代”。然而,连日来国际油价频频下跌,上演了一出国内、国外油价“背道而驰”的怪现象。
        国内成品油年内首涨终于在元宵节后的第一天尘埃落定,国内多地油价重回“8时代”。然而,连日来国际油价频频下跌,上演了一出国内、国外油价“背道而驰”的怪现象。

      业内人士认为,油价逆反现象的发生主要还是因为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各种弊病在作怪。据了解,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最早有可能在两会之后适时“落地”,新机制将从调价周期、调价参照幅度标准、挂靠原油种类、信息发布渠道四个方面做出调整。

      油价国内涨国外跌

      2013年成品油的首次调价可谓“一波三折”。三地原油变化率早在2月15日便突破4%的红线,调价窗口开启。但考虑到节假日以及春运等因素,发改委迟迟未宣布调价。就在“调还是不调”的纠结中,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却转而跳水,于2月20日、21日连续两日下跌。之后,发改委“匆匆”于元宵节晚即2月24日晚间宣布调价,成为历史上发改委首次在非工作日发布调价指令。

      “最近一周国际油价大跌,如果不及时调整价格的话,三地原油变化率可能会跌破4%,此次价格调整也就难成形了。”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师李宏指出。而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市场分析师认为,总体而言,2、3月份国际油价仍将在1月份的基础上略有上涨。“欧佩克减产稳价、投资者对全球经济信心增加以及中东局势持续动荡是导致今年1月份以来国际油价上涨的三个主要原因,而这些因素将继续支撑2、3月份的油价走势。”

      凸显旧机制弊病

      国内外油价“背道而驰”的现象无疑再次暴露出现行定价机制的各种弊端。

      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方案施行至今,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共经历22次调整,其中14次上调,8次下调。汽油累计涨幅3100元/吨,柴油累计涨幅3020元/吨。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认为,尽管该办法促进了国内成品油定价的进一步市场化,但机制本身存在的很多问题也逐步显现。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国内通胀压力高企的大环境下,成品油定价机制并未展现足够的调节市场作用,却因成品油对各行业的传导作用成为了通胀问题的放大镜,各地频现的“油荒”也引来各方质疑。

      他认为,现行定价机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22个工作日”的计价周期较长,导致调价时间滞后,且长周期也使国内成品油市场有充足时间做出预期,从而增加了成品油市场炒作、屯油等套利行为;二是“4%”的调幅会造成一段时间内油价上调与下调的不对等,定价机制实际上加剧了成品油价格的过快上涨;三是“辛塔”原油作为挂靠原油种类的参考价值下降,近几年中国从印尼进口原油的数量大幅下降,从原油进口的角度看,“辛塔”原油已经没有太大参考价值。

      “此外,目前的成品油调价对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以及市场供需基本面考量不足。”王金涛表示,现行的定价机制中有“批零价差每吨300元”的规定,但实际执行情况并不好。在2010年柴油荒时期,处于垄断地位的国营油企则加大直销与零售量,在批发环节持续控量,一定程度加剧了社会流通资源的紧张。

      新机制呼之欲出

      “其实新机制方案早就有了,只不过一直没有选择好合适的时点推出。”一位国内石油界专家曾这样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目前,业内预计新机制改革的要点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一是缩短计价周期,如将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二是将“4%”的调价标准调整为更为合理的百分比;三是更改挂靠原油种类,保留布伦特、迪拜,去除辛塔,引入新的挂靠油种;四是在定价机制中引入第三方国家媒体定期发布调价信息,而将定价权下放给三大油的可能性则较小。

      “新机制可能会选择在今年两会之后,六、七月柴油需求淡季时出台。”卓创资讯分析师胡慧春预计,今年上半年国内整体通胀形势要略好于前两年,为新机制推出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预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WTI油价将在80-110美元/桶之间震荡,在此价位区间推出新机制也相对合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