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汽车频道 > 菏泽车市新闻

交通部权威人士:"大部制"改革或9日公布

2013-03-06 11:17:00 作者:  来源:人民网
交通运输部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大部制改革的方案或在3月9日出炉,国务院有关部门将会在当天就此方案作出说明。   
        交通运输部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大部制改革的方案或在3月9日出炉,国务院有关部门将会在当天就此方案作出说明。

      昨日(3月5日)下午,交通运输部一位副部长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称,“这不是一种简单的部委合并,其最终关键是要理顺各种关系。”

      这位副部长坦言,早在2008年交通部门已经进行过一次“大部制”改革,但实际上,这5年来没有任何变化,还是按照各自原来的体制模式来运作。

      被外界普遍认为是 “没有达到预期”的这次改革,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看来,吸取的主要教训是改革之后如何站在全局高度协调、整合各方利益的问题。

      上次改革未达预期

      相较于发达国家的政府机构,我国部委的数量显得过于冗繁。在2008年第一次“大部制”改革之后,国务院组成部门被设置为28个。这一年,为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发挥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交通运输部应时而生。

      具体划分形式为,将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整合划入该部。同时,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同时,为加强邮政与交通运输统筹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另外考虑到我国铁路建设和管理的特殊性,铁道部最终被保留下来。

      但是在这5年来,从交通部及至交通运输部的更名,其在外界看来并没有达到预期,“实际上没有任何变化,还是按照原来的体制模式来运作。”前述副部长说。

      比如在责任划分而言,民航局和交通部现在仍然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如果民航出现问题,其责任还是由民航局来承担,交通部并不被涉及。两者职责的模糊,使得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存在着信息的不畅,以前民航总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可直接上报,但现在要通过交通部来上报,信息并不迅捷。所以为了规避此类情况,很多时候“老办法”依旧在发挥作用。所以这在前述副部长看来,“大部制”改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今的国务院机构改革,都是“一家欢喜一家愁”的事情,至于这次交通运输部如何改,现在还没有被公开,具体还要等些时候。

      在这位副部长看来,“尽管上次交通部门的改革,没有多大变化,但起码改革的方向是对的,同时也是在进步,为下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在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证实,交通部门大部制改革的方案很快就会公布,但具体如何进行改革,他并未多言。

      根据已有的公开消息,铁道部会并入到交通运输部。对于这一点,前述副部长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连说三个“对、对、对”,但具体职责划分还不清楚。

      而在3月4日,参加完江苏代表团全团会议的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对围堵而来的记者表示,铁道部并入交通部后,会对铁路的发展有利。

      盛光祖说,政企分开后,企业会研究市场特点和规律,适应市场要求,也会积极主动优化经营机制,更好地为市场服务,企业自身会有更好发展。

      需要一个协调机构

      对于这次改革,“是一刀切,还是一步到位”,前述部长表示不大清楚。

      在他看来,“所有的改革应该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看十八届二中全会的精神,也基本是按照逐步推进、成熟先行的原则,目的是为了改好,为了大家气顺。”

      据了解,除去这次大交通部门的改革之外,民政部、国家海洋局、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等部门,有望进一步扩权,或者自身与其他部门重组。而此前广为流传的“大能源”、“大文化”、“大金融”、“大体改委”等部门的改革,暂未列入此轮 “大部制”改革的重点。

      在前述这位副部长看来,这次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关于“海洋综合管理”的问题,这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国家海洋局的扩权有望落实。但实施这些部委之前的改革,他认为在具体执行时“很多问题并不是内部协调不了,而是对外而言,没有把改革看成是一种整体。”

      他说,“这种分头行动,最终使得部门之间利益很难协调,这次改革也基本如是,大交通机构的改革,缺乏一个架于各部门之上的利益整合机制和机构。”

      前述副部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说,“改革需要从部门内部到外部统一起来,归根到底需要国务院下决心。”

      如果各部门自己去弄,他说很难。“只有国务院下决心后,这种形式建立起来,同时在机制上下定决心,形成一个口子,才能实质性推进。现在是多个口子,所以不好办。”他向记者打比方,“如果民航的所有东西都从交通运输部出,那就好办了,现在不是这样。这些都不是问题,还需要一个分步实施、循环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前部长李毅中也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部制改革需要通盘考虑,需要一个明晰的、长远的路径图和时间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也持类似意见,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如果大部制仅仅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简单合并的话,那么它的意义不大。

      汪玉凯说,“我认为,大部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减弱政府的权力,政府放权,这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谈及前述副部长的论述,他认为不无道理。国务院组成部委合并到交通部门,这些机构能不能有效协调、整合是个问题,所以要有个站在全局高度统一考虑问题的机构。

      而对最终大部制改革的期望,这位副部长说,“目前机构改革,需要的机制和制度都很重要,但最终还是人的问题,如果形式上通了,人思想未通,那还是不行。”

     

     

        (责任编辑:杨曼)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