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汽车频道 > 菏泽车市新闻

出租车内广告屏成伤人“凶器” 拆不拆?

2013-03-16 12:24: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近日,上海一位女子在乘坐出租车时,由于交通事故,头部撞在了前排车座的广告屏上,造成脸部多处骨折,目前仍在医院治疗。”  很多网友担心,如果这些不合标准、未经检测的广告屏再无人管,以后坐出租车都成了“危险活”。

        近日,上海一位女子在乘坐出租车时,由于交通事故,头部撞在了前排车座的广告屏上,造成脸部多处骨折,目前仍在医院治疗。本是见缝插针的广告屏,却成了多起事故中的伤人凶器。面对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广告屏,乘客的安全如何保障?

      广告屏伤人事故再现

      出租车广告屏伤人事件已非首次发生。同样在上海,2012年10月一名男子在车祸中因撞击广告屏不治身亡,而坐在驾驶座后的妻子则受伤较轻。对此,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吴冬律师说,此类事故中乘客是无过错的,按照法律规定,最后应由出租车公司承担赔偿,但是广告屏显然难辞其咎。

      在一些大型城市中,不少出租车都按上了广告屏。数据显示,在2012年上海市民出行时,近五分之一的人会选择出租车。较高的客流量,成就了出租车广告屏这块大市场。仅在上海,超过一半的出租车上都有广告屏。

      平台虽小,收费却不菲。根据触动传媒官网显示,即使是优惠套餐,在上海5000辆出租车上投放半月广告的费用就要42万元,而播放时间仅为每次车程30秒。与此同时,近年来出租车广告屏的数量稳步增长。仅触动传媒一家,2012年广告屏数量就增加了22%。当然,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

      网友“弄堂里向”说,“当我们撞上前排后枕时,没有液晶屏的受伤程度肯定要更低。就算为了赚广告费,为什么要降低出租车的整体安全系数?”

      不合标准、监管缺失:广告屏成安全隐患

      广告屏的安全性倍受质疑。由于现在广告屏的安装位置正好和乘客的头部对齐,所以发生事故时,很容易发生碰撞。撞上一块垫子和撞上一块显示屏的后果显然是不同的,因此,国家早就对汽车座椅背面设计制定了标准。

      在《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座椅背面不能有任何可能增加乘客伤害的凸起或尖棱,同时对座椅背面的弹性也提出了技术性要求。但是记者乘坐多辆出租车发现,不同出租车的广告屏虽然造型各异,但是坚硬程度显然谈不上安全。

      广告屏的存在不仅难以符合国标,不少广告屏甚至还没有通过安全检测。2012年底触动传媒曾表示,大约只有40%的广告屏通过安全检测,“剩下的60%,……原来没有人要求我们去做安全测试。”

      很多网友担心,如果这些不合标准、未经检测的广告屏再无人管,以后坐出租车都成了“危险活”。

      对此,上海市交港局表示,将会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出租车广告屏的安全性作进一步评估。如果确实对乘客的安全构成危险,将要求广告屏的供应企业对产品安全性能进行技术改进,如达不到相应安全标准,将坚决予以拆除。

      谁来保障我们的乘车安全?

      车内安装广告屏并非新鲜事,美国纽约的出租车上也有。有网友指出,纽约出租车的广告触屏安置于后排中间的乘客膝盖上方位置,而不是乘客面部正前方,这样的安装位置更安全。

      也有网友对出租车广告屏表示抗议,不仅不安全,而且对被迫看广告也表示反感。网友“互联网信徒王冠雄”说,“乘客已付车款,因此没有义务看广告,中国无孔不入的垃圾广告屏产业繁荣背后,是每个人视觉被污染。”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广告屏或许不安全,但是更危险的是乘客未系安全带。网友“O_bao”说,“出租车广告屏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后排乘客是否系安全带,不系安全带的话,前面给你塞个海棉也危险。”

      开了18年出租车的钱斌师傅说:“一般外籍乘客安全意识更好,基本上上车就系安全带。但是咱们中国人就很少主动系安全带,有些人提醒了他也不听,这个是很危险的。”

      不系安全带现象普遍存在,除了公众的意识有待提高外,与很多出租车的配置不全也有关系。网友“错别字小姐”说,“今年回来后留意过,从未看见出租车后排有安全带。据说现在公司定制的出租车比家常用的省去很多配件。”

     

     

        (责任编辑:杨曼)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