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汽车频道 > 菏泽车市新闻

汽车“汰黄”5年为何步履蹒跚

2013-11-28 18:22:00 作者:谢庆裕  来源:南方日报
目前,124万辆黄标车数量占广东全省汽车总数(1038万辆)的12%,其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23.53万吨,占全省机动车氮氧化物的49%,黄标车还排放了全省机动车大半的颗粒物PM2.5。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淘汰营运黄标车8.7万辆,仅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的22.1%,其中珠三角地区共淘汰营运黄标车6.6万辆,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的21.6%。

      原标题:汽车“汰黄”5年为何步履蹒跚

      编者按

      污染减排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又与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历来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随着新一轮经济大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十二五”后半期广东污染减排任务仍然艰巨。结合市民关心的领域,南方日报今起推出《广东减排进展调查》,分析短板,探索举措,敬请垂注。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东莞、广州报道 统筹:谢思佳 谢庆裕

      近日,东莞市民小胡有点烦,因为驶入黄标车限行区域接送孩子放学,其驾驶的轿车频频被“电子警察”抓拍到。随着珠三角各市黄标车限行范围的扩大,有这种遭遇的车主不在少数。截至上半年,我省氮氧化物仅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的20.1%,是4个污染减排指标中最为后进的,而氮氧化物正是城市PM2.5的重要成分之一。拖减排后腿的,是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当中以黄标车“贡献最大”。

      从2009年起,环保部等国家部委就提出各地逐步淘汰黄标车。珠三角陆续通过扩大限行区域、加强尾气检测、抓拍执法等手段倒逼黄标车退出,部分城市还出台了地方补贴政策鼓励提前淘汰。

      不过,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据“十二五”我省污染减排目标,2015年底需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但截至2012年底,我省共淘汰营运黄标车8.7万辆,仅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的22.1%。

      机动车“汰黄”5年为何步履蹒跚?我省污染减排中的这块短板应如何补上?南方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PM2.5元凶禁行区扩大

      广东所有地级以上市都制定了黄标车限行方案,不断扩大限行区域。目前,珠三角地区各市黄标车限行区面积已超过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0%

      “车子一压过横穿路面的传感器,摄像头马上拍照,如果是黄标车,就会自动记录下来。”东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所张副所长紧盯着办公室的电脑。每几分钟就有黄标车被捕获,两小时内屏幕上已经刷新了几页黄标车牌号。

      东莞列入淘汰计划的营运类黄标车数量高居全省第二。今年6月开始,该市环保局与公安部门合作,在市区23个重点路段布设黄标车限行电子抓拍系统。“从早上10时开始,黄标车就多起来,每天可以抓拍到500多起,每天大概有200多辆黄标车被处罚。”筛选出违法冲禁区黄标车后,由交警部门实施每次罚款200元、扣3分的处罚。

      不仅东莞,广东为力促黄标车淘汰,所有地级以上市制定了本市黄标车限行方案,不断扩大限行区域。目前,珠三角地区各市黄标车限行区面积已超过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0%,广州、深圳、珠海等更达30%以上。广州、东莞、佛山目前都开展了电子执法,效率大为提高。

      黄标车为何被层层设禁?环保部最近公布的10月空气质量成绩单上,珠三角达标率仅22.2%,首次落后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自身排放引起了专家的担忧。

      “治理灰霾先要治理黄标车。”著名灰霾专家、中国气象局二级研究员吴兑一针见血地指出。

      黄标车是指国零汽油车和国Ⅲ以前(不含国Ⅲ)的柴油车。目前,新车已执行国Ⅳ标准,差了几个档次的黄标车早已进入环保部门力促淘汰的视野。省环保厅大气处处长陈文韬表示,跟绿标车相比,黄标车由于出厂技术性能低、污染排放高,再加上使用年限长、维修保养差,超标排放现象频繁。

      目前,124万辆黄标车数量占广东全省汽车总数(1038万辆)的12%,其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23.53万吨,占全省机动车氮氧化物的49%,黄标车还排放了全省机动车大半的颗粒物PM2.5。

      限行查车的执法尴尬

      环保部门没有“拦车”权力,黄标车也并非全部不能通过路检和尾气年审,光靠限行、加强检测等手段,很难完全实现淘汰黄标车的目标

      不仅靠“电子警察”抓拍,东莞机动车排污监管所还不定期与交警联合,在道路进行抽检。东莞还建立了排气检测与机动车年审联动机制,排气检测不合格的,环保部门不予发放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对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三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实施强制报废。

      但在实际操作中,路检执法也有难处。

      环保部门并没有“拦车”权力,他们单独执法时,只能对停车场里停下来的汽车进行检查。路上抽检拦车必须环保与交警联合出动,因为要兼顾两部门的人力、时间安排,只能是非常规行为。

      此外,黄标车并非全部不能通过路检和尾气年审。“黄标车也有排放标准,只是与绿标车相比要低一些。抽检、路检中不过关的,只是污染特别严重,超过黄标车标准排放的黄标车。”张副所长说。

      从实践来看,光靠限行、加强检测等手段,很难完全实现淘汰黄标车的目标。

      从区域分布来看,黄标车大多集中在珠三角区域内,其数量占全省总数的76%。

      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淘汰营运黄标车8.7万辆,仅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的22.1%,其中珠三角地区共淘汰营运黄标车6.6万辆,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的21.6%。

      省环保厅总量处负责人介绍,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进展缓慢。截至2013年6月,我省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上升4.5%。

      即使是较为先进的“电子警察”,也并非万全之策。“大量外省外市黄标车闯进限行区,理论上可以执法处罚,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比较难监管的难题。”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彭美春教授说。

      杯水车薪的报废补贴

      未闯禁区、检测也合格的黄标车能否提前淘汰取决于车主的意愿,但目前财政补贴过低,不少车主希望能提高黄标车提前报废的补贴标准

      除了上述强制措施,经济补贴也是5年来推动黄标车淘汰的常用手段。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没有闯禁区、尾气检测又合格的黄标车,强制其提前淘汰缺乏法律依据,“这类黄标车能否提前淘汰取决于车主的意愿。但目前财政补贴过低,经济激励政策吸引力不足,且大部分市尚未出台地方补贴政策。”

      2009年,环保部明确表态“促进重点地区的地方政府加大对提前淘汰黄标车的财政支持力度”。2009年7月财政部会同商务部、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规定提前报废各类黄标车并换购新车,可以享受补贴。

      以旧换新结束后,“十二五”以来,鉴于黄标车给城市带来的减排压力巨大,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肇庆等6个市制定了黄标车提前淘汰的补贴标准,根据排量不同,每辆报废黄标车可补五六千元到1.8万元。如果把黄标车转到外省,也可以有数千元补贴。

      不过这样的金额对车主来说并没有多大吸引力。

      以东莞为例,当地去年决定投8亿元补贴淘汰黄标车,但补贴范围仅涵盖校车、公交车、货车等使用强度大、排放最为突出的营运类车辆。

      有东莞车主坦言,像重型货运车,补1.8万元肯定不够,“还不如卖废铁。宁愿偷偷开,毕竟城市外围的路段还可以走,而且晚上限行的范围会缩小,如果拿那么点补贴就报废亏大了。”

      在佛山,高频使用的营运类黄标车主要承担着大型生产资料的运输及日用消费品配送的任务。在经历“限货”、“限黄”后,在中心城区有不少不锈钢企业、纺织企业、批发运输企业纷纷反映生意大受影响,淘汰高频使用的黄标柴油货车无疑会雪上加霜。

      不少受访的黄标车主都希望政府能提高黄标车提前报废的补贴标准,或者在购新车时给予较多优惠,“否则部分车主宁愿将黄标车烂在手里,这会使今后清理淘汰黄标车的难度增加”。

      政策加码“汰黄”或提速

      《广东省“十二五”后半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对黄标车淘汰有明确规定,目前许多二手车市场已停止收购黄标车,车辆贬值严重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指出,东莞作为从2009年开始推动黄标车淘汰的城市,包括限行、电子执法、经济补贴等多项政策也走在全省前面,取得了较明显效果,但黄标车保有量仍居全省前列。当中遇到的困难在全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颇具代表性。

      东莞市环保局分管机动车排污的曾党华副调研员坦言,一方面是要继续扩大限行范围,加强年检与路检执法等手段,令车主觉得开黄标车“不方便”,促进其主动报废。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补贴力度,提高市民自愿淘汰黄标车积极性,减少提前淘汰的损失。

      在本月初公布的《广东省“十二五”后半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下称《计划》)中,省政府明确省、市两级财政按比例根据车型、注册年份等条件对提前淘汰的黄标车给予专项补助,加快黄标车淘汰。《计划》也明确,各地今年底前出台鼓励黄标车提前淘汰的经济补贴政策,各地的补贴标准不得低于省定标准。

      除了财政补贴,《计划》还透露,全面推行黄标车限行,2013年底前各地级以上市要出台黄标车限行方案。进一步扩大限行范围,到2015年底珠三角地区各市黄标车限行区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比例不低于40%,其他城市不低于30%。

      行之有效的黄标车限行电子警察执法也进入决策视野。东莞市机动车排污监管所透露,针对限行电子执法中难以处罚外地车的问题,深莞惠三市正研究率先联网,进行数据共享。

      官方行动之外,有环保志愿团体更建议,可以借鉴深圳大运会期间的经验,选聘千名社会监督员协助对冒黑烟车辆的举报与监管,依托社区成立“黑烟车猎手”社区联动小组,发动市民举报投诉黑烟车。

      记者采访发现,鉴于官方倒逼黄标车淘汰的力度持续加大,目前许多二手车市场已停止收购黄标车,车辆贬值严重,运行空间已十分狭窄。而未来政策仍在加码,这能否改变长期“汰黄”进展缓慢的局面,大家都拭目以待。

初审编辑:张蕾
责任编辑:郭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