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王硕 定陶报道
8月16日,定陶区举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新闻发布会教体局专场。定陶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庆民,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区教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为斌,区教体局副局长侯丽婷出席发布会并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为推动定陶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定陶区教体局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依托省厅重点帮扶,坚持以改革为引领、试点先行,开展“五育并举”落实机制、乡村初中教育质量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行动,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持续强化对现代化建设的支撑,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多元评价,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
制定了《菏泽市定陶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方案》,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级评价”体系,坚持统筹兼顾、多元评价、以评促建,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定陶区申报的《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监测研究》被列为省级重点课题,以研究促提升,确保教育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突出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德育教育,开展了学生分批入队,开展星火阅读、红色诵读和讲解等。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差距逐渐缩小。重视科学教育,山大附中实验学校被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组织全区中小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趣味运动会;为打造全域足球特色,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11所中小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实施“美育浸润”计划,开展书法特色学校创建,举办书香节。7所学校入选省特色学校建设优秀案例。强化劳动实践育人作用,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益宣讲150余场,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持续推进“双减”改革,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全面推行小学一二年级“乐考”工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强化核心素养培养。
突出扩优提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城乡结对帮扶。全省12所优质初中与定陶区12所农村初中开展结对帮扶。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加强普通高中建设。积极推进建设2处高中特色学科基地,与山大基础教育集团续签合作办学协议,定陶区第一中学与济南西城实验中学签订帮扶协议。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促进中高职衔接。积极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截至目前,定陶区让群众认可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突出尊师重教,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落实教师补充机制,深入实施“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发挥榜样示范作用,5人被推选为省级选树候选人和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人选入围人数位居全市前列。入选教育部第三批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区。年均培训教师、校园长2万人次。
坚持提优质,实施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计划
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实施农村幼儿园“镇村一体化”行动计划,发展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进一步实施“强校扩优”行动,通过教育共同体、镇域小学一体化等形式,打造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启动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建设学科基地和特色高中,形成特色多样的普通高中教育新样态。建立完善民办教育综合治理体系,大力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型城市建设,打造融合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坚持塑品质,实施育人模式优化计划
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行动,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德育新格局。加强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推动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相结合。强化科技教育,实现所有学校科普工作全覆盖。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拔尖创新学生贯通培养计划,立足新高考背景下的生涯规划,形成拔尖学生“一生一策”培养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更多优秀拔尖学生。
坚持铸师魂,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实施教育家精神引领行动,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探索师德情怀养成的“定陶模式”。构建开放多元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打造中青年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加强名师工作室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梯次发展体系。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完善教育专项考核奖分配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坚持融数智,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计划
积极对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齐鲁教育在线——课后答疑服务平台和“三个课堂”平台,推进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验区建设,培育一批“人工智能+教师教育”领航校。推动智慧课堂建设,逐步实现学校建有常态录播教室、班级配置交互一体机。
坚持深改革,实施办学活力激发计划
完善统筹协调机制,营造宽松、宁静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校生机活力。加快确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教育质量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健全具有定陶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大力推进“宜学定陶”品牌建设,讲好定陶故事、传播定陶经验、发出定陶声音,增强定陶区教育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