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亿元村、创业园 菏泽退役军人曹传增做创业路上的领头雁

2024-06-14 15:09: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苏鑫

  编者按:

  退役军人遍布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脱下戎装后以不同身份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书写着精彩人生。即日起,大众网推出“老兵退役不褪志·微光成炬牡丹城”—寻访我们身边的退役军人模范系列专题报道,记者走进“兵支书”、志愿者、创业者等退役军人群体,记录他们的奋进故事,展现他们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精神风貌。

  大众网记者 苏鑫 巨野报道

  在菏泽市巨野县,有这样一名退伍老兵,他自主创业近40年,作为村支书带领麒麟镇南曹村,从曾经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振兴亿元村,村集体年收入超千万元。他还创办了退役军人创业园,带领众多退役军人研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并正在推向全国。他就是“菏泽市最美退役军人”曹传增,近日,大众网记者深入采访了他。

  退伍不褪色,勇当致富带头人

  1984年,曹传增从部队退役回到巨野县麒麟镇南曹村老家,通过自主创业,他的日子很快富裕起来。但是一人富不是富,看着家乡交通闭塞、贫困落后,曹传增下定决心,要带领父老乡亲一起发家致富。

  1995年,曹传增被群众推举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从棉花良种繁育,到发展速生丰产林,产业振兴,南曹村的路子逐渐清晰,越走越宽。

  就这样,南曹村从曾经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振兴亿元村,村集体年收入超千万元。

  如今,村里的特色养殖、孵化全产业链发展稳健,光伏产业园区持续向好,退役军人创业园研发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正在推向全国。

  目前,南曹村拥有巨野韵绿、恒业惠生等4家农牧业有限公司、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肉鸭鸭苗孵化年产值约5亿元,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种鸭产业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2021年10月,南曹村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经济亿元村。

  紧跟政策步伐,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回顾多年的创业路,在曹传增看来,其在部队时培育形成的“听党的话、跟党走”思想,一直指引着他勇毅前行。

  2015年起,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其中的光伏产业如火如荼。曹传增在当年的党员学习交流会上,提出南曹村不能满足于把农业搞起来、富起来了,要紧跟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引,规划实施光伏产业园。

  一个村办企业要涉足光伏产业,在大多数眼里,简直是异想天开。但是曹传增坚信,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和鼓励,就是最坚实的基础。他再次体现出退役军人的坚韧和顽强,用三年多的时间,踏平坎坷路,吃尽风波苦,成功引进总投资6.8亿元的光伏项目落户南曹村。

  2018年,30兆瓦光伏产业园正式发电并网,年发电量4000万度,产值400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村集体收入增加500万元。

  当前,在曹南村,光伏发电稳定发展,围绕光伏产业打造的义乌小商品商贸项目和全国服装电商联盟平台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红色引领、绿色输出,再攀创业新高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的春风,让南曹村美丽宜居,越来越好,同时也给予了曹传增更多的思考和触动。

  2016年,巨野县对存量垃圾开始进行整改处置,但是生活垃圾处置困难重重,外运焚烧弊端重重,绿色高效的技术工艺都不成熟。了解到这个情况,曹传增主动请缨,创办了中科睿民(山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誓要在“生活垃圾”这个别人退避三舍的领域闯出一条新路来。

  在巨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帮助下,退役军人创业产业园顺利创办,在选择创业方向上,曹传增以退伍老兵为主体,历时三年的时间,研发的“存量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先后通过了中国环科院、中国科学院的验证,并且与中国科学院产研联合,设立中国科学院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实验基地。截至目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累计处置生活垃圾超10万吨,资源化产品销售超10万件次,凸显出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生活垃圾低温衍生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了存量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颠覆性突破,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痛点问题,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三年内,将借助海南省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整体规划,成长为全国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专营服务商,服务对象辐射全国近4000座存量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营主体全部以退役军人为主体,打造以“红色引领,绿色输出”为理念的新时代退役军人创业典范。

  曹传增认为,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无论在哪一个领域,一个军人的底色始终不会改变。

初审编辑:苏鑫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