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沈甲亮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周佳 菏泽报道
日前,在牡丹区实验中学知行书馆内,学生结合自身阅读体验就“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哪个更有利于情感体验”上演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论辩角逐。论辩双方从容应对、思维缜密,征引事实依据,击破对手观点,在实践中夯实阅读体验。
这一场景是该校依托“特色阅读”助建校园文化新路径的缩影。牡丹区实验中学把丰富阅读活动作为“书香校园”建设的主抓手,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着力打造“书香浸润 书香修身”文化阅读品牌。
“顶层设计,上下联动”是阅读活动长效化和常态化的保障。该校针对“书香校园”建设组建阅读活动推进专班和全校贯通的四级联动机制,校长负责规划、级部协调推进、班主任与语文教师联合落实反馈,推进阅读活动落实走深。
在课程建设方面,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状态、年龄特点、心理认知,有针对性地把阅读课程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因生制宜地校本化、班本化和生本化,实现全校一盘棋,一班一策略,一生一计划,凸显阅读课程“系统性和个性化”。
“把阅读选择权还给学生”是该校调动学生阅读主动性和巧抓学生阅读兴趣点的有力举措。通过设立信箱,公开征集学生意见,把学生最喜欢、最感兴趣、最受欢迎的经典读物放在公共书吧、流动书橱、口袋书柜和教室图书角供学生浏览阅读,把“要我读”变为“我要读”。该校学生任仕豪说:“学校根据我们的喜好制定读书计划,我对阅读的态度和兴趣有了很大转变,我也尝到了阅读的甜头。”
“整合资源,延展时空”是该校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的又一重要路径。该校以名师为引领,以知行书社为阵地,以家校、师生共读为媒介,全力聚焦营造多维联动、多方共促的全时段阅读、全环境阅读和全人员阅读。“看着自己、学生、学校通过阅读产生的蜕变,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和归属感。”青年教师王子琦说。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采取双线并进的阅读路径,以初中学段必读选读书目为主线,以兴趣性阅读为辅线。在具体环节的设置上,以“读——写——展——演——评”为思路,具体是指:自我阅读,心生疑问,解疑答惑的“读”环节;有感而发,贴近内心,走进生活的“写”环节;班级联合,我言我志,倾心分享的“展”环节;角色互置,深入语言,情感共鸣的“演”环节;精准精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评”环节。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序规范的阅读特色和阅读样板。同时,通过开展“阅读小讲堂”“走班分享”“串班巡演”“文化长廊”“师生同读”“互动性陪读”“图书漂流”“读书小状元”“亲子阅读论坛”“班级阅读排行榜”等读书活动,全力塑造彰显“书香浸润 书香修身”的特色阅读,形成了以阅读为堡垒的校园文化新高地。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探索阅读新路径,积极构建‘阅读+思政、阅读+文化、阅读+课程、阅读+活动、阅读+场馆、阅读+家校、阅读+成长’阅读体系,让阅读陪伴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人生底色。”该校校长潘述建说。
初审编辑:沈甲亮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