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银河债务危机仍在艰难对话 国资委银监会介入

2013-11-15 08:21:00 作者:孟佳  来源:大众日报
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简称“银河纸业”)是山东省六大纸业集团之一。其前身临清银河纸业,2007年加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

      新闻回顾
      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简称“银河纸业”)是山东省六大纸业集团之一。其前身临清银河纸业,2007年加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
      2013年3月,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将旗下中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冶纸业”),整体划转至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诚通集团”)进行重组。作为中冶纸业的子公司,银河纸业亦在诚通集团接手的资产范围内。
      5月底,原本运行良好的银河纸业突现供应商挤兑、工厂开工率急降等状况。随后,中冶纸业宣布停止偿付大部分银行到期贷款和利息,导致其在各行贷款陆续出现逾期。
      随后,诚通集团向各债权银行提出银河纸业重组方案,要求银行豁免部分本息。这引起了各债权银行的强烈反对,双方谈判至今未达成一致。
      (详见本报7月15日三版《银河“重组”,被疑逃废银行债务》、9月12日三版《银河纸业债务危机陷入僵局》)
      债务危机影响范围扩大
      银河纸业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并且逐步跃出山东省,与中冶纸业的其余债权银行和负债地区交织在一起,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据了解,截至目前银行方面始终认为,诚通集团采用“休克疗法”,让原本正常经营的银河纸业濒临破产,以此逃废债务。同时,银行不接受诚通方面提出的银行豁免部分本息的重组方案。
      诚通方面则强调,此前显示资产状况良好的财务报表是虚假的,银河纸业有16亿元“历史欠账”,在经营状况不断变坏的情况下,还贷不切实际,只会加速银河纸业破产,造成各方压力。
      10月份,银企双方会同相关利益方有多次接触。不过,银企之间的分歧,仍在双方最近一次会谈中延续。
      10月14日,银监会召集了中冶纸业最大6家债权银行,正式组建中冶纸业债权银行委员会(下称“债委会”)。10月25日,债委会在农行总行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经过会议讨论,多数银行同意对中冶纸业进行全面资产检查。
      利益各方虽仍不愿大幅让步,但尚保持在沟通对话框架之内。
    已有多家银行提起诉讼
      10月24日,由银监会法规部牵头,召集包括债委会全体成员、国资委企业改革局、诚通集团、聊城市政府和宁夏中卫市政府代表参加的六方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中冶纸业董事长严肃延续之前的提法,仍坚持认为银河纸业存在资产虚高、账务造假:2011年底,企业以资产置换方式注入16亿元土地等资产;2013年6月,当地政府认为不符合法律程序,收回了注入土地的使用权证。
      此前,对于严肃的这一说法,各债权银行多有异议,但并没有证据。10月24日,六方座谈会现场,临清市市长李新阁对严肃进行了回应。
      李新阁说,当时银河纸业有上市意向,但其部分设备价值低,政府为支持企业优化资产,确曾将土地资产以资产置换方式注入银河纸业。但这些土地是专项支持企业上市的,并未计入公司资产,不知诚通集团为何要将这16亿资产调整出来。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在多地提起诉讼,通过法院查封、冻结企业资产。诚通集团一位李姓负责人认为,银行的不配合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无法正常进行,无法统一实施债务和解。
    银行贷款延缓划入不良
      银行代表提出要求,应以银行本金不损失为制定方案的方向。聊城市副市长冯艺东则建议,在中冶纸业板块重组方案制定过程中,为银河纸业制定一个单独的方案,同时充分保证职工的利益,确保不发生大规模离岗、下岗事件,这是制定方案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
      冯艺东表示,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在税收、用电等方面给企业适当优惠,甚至可提供一定过桥资金。据了解,银河纸业债务危机以来,地方政府已借给其3000多万元,缓解流动性困难。
      一家股份制债权银行人士透露,由于还想争取时间继续与诚通集团谈判,山东本地多数银行已与总行沟通协调,争取到特殊政策,因此逾期贷款暂时未被划入不良。银行业人士认为,若近40亿元贷款划为不良,对山东金融环境的不良影响没人负得起责任。
      除与诚通集团继续协商外,省内债权银行已着手提出新方案。
      据了解,早在本次六方座谈会之前,山东省政府已致函国资委,建议国资委“发挥牵头作用,组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债权银行总行、诚通集团和地方政府等方面,积极充分沟通,力争尽快达成共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