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济南市历下区开展教改实验 翻转课堂改变灌输教育

2013-11-27 08:59:00 作者:王 原  来源:大众日报
今年7月,历下区教育局颁布了“翻转课堂”教改实验实施意见,提出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的探索,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的有效融合。

      今年7月,历下区教育局颁布了“翻转课堂”教改实验实施意见,提出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的探索,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的有效融合。
      □ 本报记者 王 原  本报实习生 许文倩

    课堂的颠覆与重构
      历下区文化东路小学二年级的焦艳老师参与了数学课的“翻转课堂”实验,她把本应该在课堂上讲的关于“退位减法”内容,录制成了几分钟的视频,放在了网上,让班里的孩子回家在网上观看。观看过程中遇到听不懂或者难理解的地方,可反复观看视频,还可以在线和她进行交流互动,然后尝试完成微视频中的习题。她也通过该信息平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记者登录该网站看到了焦老师录制的视频。视频仅仅不到10分钟,是教师通过书写板和录屏软件制作完成的,视频中看不到教师,但教师授课的声音及相应的知识点和板书内容都通过图画、数字具体形象地呈现出来了。小朋友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教师对于“56-18”、“67-39”的演算过程。金丽雯同学很喜欢这种新的授课方式,“视频就像电影一样,我很喜欢。在视频中我能学到很多数学知识,特别高兴。”
      有了微视频的帮助,在第二天的课堂上,焦老师没有像以前一样授课,而是让学生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互相解决问题,孩子们相互出题,检测对方退位减法的掌握情况。然后,她再恰当地给予指导,解答学生在理解、学习过程中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最后,将原来放在课后完成的作业在课堂完成让孩子们完成巩固。
      焦艳说:“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在观看每个视频前,老师都会布置相应的任务,视频后也会有相应的思考题。这样孩子们看视频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逐渐养成了边看视频边思考的习惯。很多时候学生甚至能提出连我们老师都没有预设到的有价值的问题。”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完成的,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而在“翻转课堂”上,这种教学方法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教师的帮助与学生的协助而完成。身为“翻转课堂”的先行实践者,文化东路小学校长王静一再强调:“翻转课堂”是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是教学理念的深刻变革。
    孩子是课堂的主角
      “翻转课堂”的实验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构建生本课堂,改变以往教师主导的课堂,让其真正成为“孩子的课堂”。“就像是坐跷跷板,只有教师为主的‘讲’下来了,那么学生为主的‘学’就会上去了。”十亩园小学的校长于冬梅这样说。
      “翻转课堂”中形象化呈现的微视频比文字更吸引人,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家长的欢迎。“微视频我可以和爸妈一起看,一起动手作探究。”十亩园小学五年级四班学生张森尧说。历下区教育局副局长康玉平高度评价了教师们精心制作的微视频,并形象的把它们比作学生“身边的教师”。”
      学生在家中根据自身的情况接受和消化新知识,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孩子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王静认为:“这种会学习的能力不仅现在有用,对于孩子将来上初中、高中、大学,甚至走向社会都有极大的帮助。”
      张森尧同学还说:“通过在课堂上的交流,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增强了语言交流能力。小组合作使我们同学之间的关系更融洽,团队合作意识更强了,集体荣誉感更强了。”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在课上则更多的进行互动和合作。“翻转课堂”所带来的互动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深刻的互动。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来,教师是在学生深入深刻的学习下,再进行的点拨。康玉平说:“孔夫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独立思考过后,再捅破那层‘窗户纸’,比直接灌输给他们好得多。”
    教师们的“意外收获”
      历下区教育局带领专家组在推进“翻转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有很多触动。其中,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翻转课堂”带来的意外收获。当“翻转课堂”在改变课堂、学生的时候,也在颠覆着教师们的工作方式。
      “以前是按照教师的想法设计教学流程,现在是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想法,多准备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问题或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知识的预设方案。”十亩园小学五年级美术教师赵宝霞这样形容“翻转课堂”带给教师的变化。
      康玉平则提到了两个概念“知识图谱”和“思维导图”。以往上课教师只需要备好一节或者一章的内容就轻松应对课堂的教学任务,但是在“翻转课堂”上,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被压缩了,思路也打开了,前后的学习内容连接更紧密了,这时候仅仅备一两节是完全不够的。“教师需要在脑中建立起整个学段的知识图谱,弄清楚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架构。”,康玉平还说,“教师要从教师‘教’的角度转向学生‘学’的角度,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把握好高度、难度和深度,建立起教学的思维导图,准确的向孩子们传达知识”。
      以往用40分钟讲解的知识集中到10分钟的视频里,如何在这短短的10分钟讲清楚一堂课的难点,并且足够引起孩子兴趣,让知识更加生活化、故事化、趣味化,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知识固化,这都是教师们要解决的问题。
      历下区教育局局长陈仕学认为,大规模慕课(公开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和翻转课堂的实施,将革命性地改变“面试+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把握重难点的水平、推进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建立起真正意义的生本课堂,深入破解校际均衡发展的难题。
    ■名词解释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颠倒教室”,是指学生在家里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讲课视频以及拓展学习材料,而课堂时间则用来解答学生问题、订正学生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

      原标题:“翻转课堂”改变灌输教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