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处罚“开车低头族”现场取证难 电子眼能留住证据

2013-11-30 09:30:00 作者:朱彩玲  来源:山东商报
昨天,一名女司机开车打电话被交警查处。邓家骥是历下交警大队事故中队的民警,在他每天所接触过的交通事故中,因手机分神造成的事故在增多。昨天,一名女司机开车打电话被交警查处。

    昨天,一名女司机开车打电话被交警查处。但对于“开车低头族”,交警坦言查证很难 记者赵天羿摄

     

      11月27日,本报对“开车低头族”进行了报道,调查发现:在一个路口,半小时28人开车低头看手机。昨天,历下交警大队民警对“开车低头族”、“开车打手机”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纠。开车低头族随处可见,但看见交警立马改正,交警遭遇现场取证难、执法难。但交警提醒,现场取证难不代表“电子眼”看不到,只要车辆不熄火,大家开车还是不要玩手机。 文/记者 朱彩玲 通讯员 李晓斌

      1看见交警过来 手机扔到一旁

      昨天下午2点半左右,记者跟随历下交警大队民警在历山路文化路路口,对“开车打手机”、“开车低头族”等交通陋习进行执法查处。下午2点32分左右,正值历山路文化路西北口直行车辆绿灯放行。在最前面等候的一辆白色汽车内,透过车窗玻璃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位男驾驶员正在打手机,车子已经启动,电话还没有结束。就在民警上前走的瞬间,男驾驶员抬起了头,立马将手机扔到了副驾驶上。历下交警大队民警刘军上前后示意驾驶员落下车窗,并提醒驾驶员注意,以后即使在等候期间也不能打手机。但这位驾驶员却一再表示,他没有动手机,手机一直放在副驾驶的座位上。

      2处罚“低头族” 现场难取证

      随后,民警又发现好几个开车打手机或者低头看手机的情况,但只要见民警上前,驾驶员们都会很警觉地将手机拿开。“我们曾经对开车打电话的情况进行过处罚,而且只要是电子抓拍系统抓拍到在驾驶过程中打手机或者低头看手机等影响驾驶安全的情况,都将录入到违法系统,处以罚款50元记两分的处罚。但在现场执勤,即使看到了,也存在取证难的问题,因为很多打电话的行为都是瞬间的事情。大部分驾驶员看到交警后,都会立马纠正,说明多数驾驶员都是‘明知故犯’,知道开车打手机、看手机是不对的。”历下交警大队泺源中队副中队长房宏鑫介绍。

      3“电子眼”能将违法证据固定

      “现场取证虽然存在难题,但其实电子眼却很容易将违法的证据固定住。”历下交警大队泺源中队副中队长房宏鑫告诉记者。

      在历下交警大队指挥中心,通过电子监控,尤其是在路口几百米范围内,记者可以很清楚看到每辆车内的情况。“在行车过程中,只要是看到有人打手机、低头看手机等违法行为,我们可以很快固定住证据,然后进入交通违法系统进行处罚。”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见这位工作人员将路口切换到历山路和平路口,通过拉近镜头看到,在历山路水利厅门口附近有一个驾驶员正在开车打手机,工作人员迅速进行了抓拍,3张照片固定下了整条开车打电话的证据。

      4开车发短信、发微信 危害甚于打手机

      邓家骥是历下交警大队事故中队的民警,在他每天所接触过的交通事故中,因手机分神造成的事故在增多。“发生了交通事故,很多驾驶员会主动规避掉开车看手机、打手机的情况,但通过现场分析或者监控,可以看出,‘开车低头族’已成事故新隐患。”邓家骥告诉记者,不久前他就遇到了这样一起交通事故。几天前,在奥体中路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两辆车发生追尾,后车副驾驶上的人员受伤,“出现场后,后车的驾驶员主动承担所有的责任,积极配合调查,称是因为自己开车走神没注意。当时我也有些疑问,奥体中路车辆很少,加上不是高峰期,怎么会发生这么严重的追尾事故?后来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发现,发生事故时,后车的驾驶员正在看手机。”

      邓家骥印象最深的一起因手机分神造成的交通事故是,一位女驾驶员开车撞飞了路边的一位骑自行车的老人,“当时也是觉得很奇怪,好端端的怎么就一下子撞向了在路边骑行的老人?最后调查才发现,这位女驾驶员在发生事故之前因手机掉到了座位下下意识去捡,造成了悲剧的发生。”“现在很多驾驶员知道‘开车打手机’会被处罚,却不知道开车玩手机,发短信、发微信不仅同样会被处罚,而且危害更大。”房宏鑫提醒。

        原标题:瞥见交警过来赶紧放下手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