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下午,华山脚下的陈家村里很是安静,旁边的农田里玉米株显得有些蔫,虽然前一天晚上刚下过雨,但是雨量不大,只打湿了土壤,翻开表土,玉米根部仍是干的。仍处汛期,也曾下过几场雨,但今年的旱情仍属罕见。据济南市水文局消息,自去年9月1日至今年8月1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302.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6.5%,较去年同期偏少57.7%,在1950年以来的少雨年份中列第三位,水文部门分析约25年一遇。
“进入4月来,就没大下过雨。”王玉章是柳埠镇李家塘村村民,他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以来,他们村已连续70多天没下过一场透雨。虽然他家里种的都是核桃、板栗等抗旱的经济作物,但还是扛不住天气长时间干旱。
记者从8月11日召开的抗旱工作调度会上获悉,目前全市在田农作物为390万亩,受旱面积已达47.88万亩,主要集中在南部山丘区和北部平原无水源条件的地区。
自去年9月1日至今,接近一年时间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302.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6.5%。特点是秋旱连冬旱、冬旱连春旱、春旱接伏旱。进入汛期后,有效降雨较少,全市出现大范围的有效降雨仅有两次,分别是5月9日-11日,全市平均降雨38.5毫米;6月19日-20日,全市平均降雨49.1毫米。根据气象预测分析,近期济南市仍无大范围明显降雨。地下水位将持续下降,各类水库河道干涸数量进一步增加。黄河小浪底水库目前蓄水7.25亿立方米,去年同期为15.03亿立方米,引黄压力大。若今年汛期持续无有效降水补充,势必对小麦播种产生很大影响,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刚出“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也是秋粮成熟的关键期。按常年气候特点,降雨会明显偏多,但今年入汛以来,6月份降水接近常年,7月份降雨量仅为69.7毫米,位居历年同期少雨年份第三位,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生长,并出现人畜饮水困难。据历史资料统计分析,在主汛期出现这种现象比较罕见。
受黄河多年来调水调沙影响,黄河河床降低,导致在同等来水情况下,黄河水位降低。济南引黄灌区多为自流引水,水位降低后在无泵站的情况下引水困难。加之今年黄河来水量较少,目前黄河洛口站流量仅为220立方米每秒,济阳、商河、章丘、历城均出现引水困难。德惠新河、徒骇河来水极少,几近干涸,营子闸当前拦蓄水仅577万立方米,以徒骇河为主要客水资源的商河县,目前已无法正常引水。
水库蓄水情况也不容乐观。截至目前,济南全市10座大中型水库共蓄水7129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少蓄6468万立方米,少47.6%。小型水库蓄水总量3015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少蓄2541万立方米,少45.7%。塘坝蓄水总量797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少蓄932万立方米,少53.9%。2000余座小水库、塘坝近6成干涸,更重要的是,入汛以来济南市水库塘坝至今基本没有进水。
根据水文部门提供的数据,1950年以来济南市共有10个年份类似今年降水持续偏少的情况。10个类似年份中,进入8月出现旱涝急转的有5个,还有4个年份持续干旱,只有1个年份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按照概率分析,今年8月之后,出现降水接近常年同期的可能性较小,出现持续干旱和旱涝急转的可能性较大,抗旱和防汛都不容忽视。
现场有群众来电反映水利工程修得很好,可是出现了问题得不到及时维修养护,守着工程用不上。张曰良表示,这个问题也是目前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济南市水利局建立健全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在10个县(市)区,141个乡镇(街办),全部建立了水利站或流域站,成立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本覆盖全市涉农乡镇。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和保障,张曰良表示,近年来,济南先后投入7.8亿元,建成高效节水灌溉47.7万亩,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1.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3.36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万吨。计划到2020年,全市“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面积将达到485万亩,占全部耕地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