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微信:dzw5122000
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
ww21.jpg
菏泽“最美公交司机”李福振离开了心爱的方...
1111111.jpg
8月底9月初的每个周里,菏泽的新闻发布会都在...
1011.jpg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为...
2_副本.jpg
菏泽市食药监局极力构建“社会共治”的食品...
菏泽大众网
首页 > 山东新闻
烟台"无手机课堂"引两方激辩 反方:丢弃更多学习资源
2014-12-25 09:55:00 来源:水母网 作者:张苹徐峰
“上课时我们对手机说不”———烟大学生近期自发开展无手机课堂活动,学生们自制手机收纳盒,上课前自发收纳手机,并倡议全市学校行动起来,让学生回归绿色课堂。

  水母网12月25日讯(YMG记者张苹徐峰报道) “上课时我们对手机说不”———烟大学生近期自发开展无手机课堂活动,学生们自制手机收纳盒,上课前自发收纳手机,并倡议全市学校行动起来,让学生回归绿色课堂。这一事件顿时引发了两方观点的激烈辩驳,虽然手机影响学生听讲,多数人选择弃手机回归“绿色课堂”,但包括老师、家长等不少人站出来表示,手机不应该离开课堂,它能带来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丢弃手机是不明智之举,一时间孰对孰错,争执难下。当下,手机等电子阅读产品正快速侵占人们的生活,街上满是低头族,许多人变成“手机奴”。比起之前我们都熟悉的房奴、车奴、卡奴、孩奴的被动无奈,手机奴们显而易见要心甘情愿得多,随便走在哪里,都能见到低头玩手机的人,很多人甚至处于被手机偷走安全的真空状态。“抬头不见低头见”,这句家喻户晓的俗语却变成“手机奴”的真实写照。令人特别忧心的是,“手机奴”这种社会流行病,正快速地在校园蔓延,从幼儿园到大学,手机正成为孩子们不可替代的“必需品”。那么,课堂究竟应不应该向手机说不?手机对孩子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到底哪个更大?记者广泛采访学生、家长、老师、教育部门和社会人士,对此进行全面分析、解读。

  社会现象

  不少初高中生有手机,多数充当游戏机

  对于学生配备手机,学校对此态度几乎都是比较“抵制”的,严禁将手机随意带进学校。但记者调查发现,仍有不少学生有自己的私人“专机”,甚至一些小学生也有。祥和中学初二学生小赵告诉记者,虽然不能将手机带进校园,但班里不少同学却都拥有自己的手机,“我们班60个人,有一半同学有手机,但都是家长在保管。”对于手机的作用,小赵说,很多同学跟自己一样,手机只充当游戏机,并没有固定号码,用的都是家长替换下来的手机。“不带手机上课也没什么,其实,虽然有手机,平时也只有考得好时爸妈才允许玩一会儿。”一名初中生告诉记者,老师和家长在手机使用上都比较限制,“我们的手机很少能够上网,就只是用来打电话、玩游戏的。”与初高中学生一样,不少小学生家长为了方便联系和“监护”孩子安全,也给小学生配备了手机,但由于担心分心,很少让孩子带进校园,只在周末孩子外出时使用。

  家长无奈

  社会不安全因素多,配手机方便联络

  说到自家孩子和手机的关系,家长们纷纷表示简直可以用“难舍难分”来形容,上厕所、睡觉前、等饭时几乎一刻也不能忘了手机,而对于这种现象,家长们虽然担心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却也表现得有些无可奈何。“我儿子现在上高二,每天去厕所都拿着手机,我问他上厕所怎么还拿着手机,他反问我不拿手机怎么上厕所,我顿时语塞。”一名家长在采访时无奈地说,如今不管大人小孩都离不开手机,相互间的交流更少了,“尤其是中小学生自制力差,肯定会因此影响学习,但有什么办法,我儿子的同学几乎都有手机,你不给他买他也能拿同学的手机玩,而且现在不安全因素挺多,有个手机能随时保持联络。”“我家小孩从小学就开始配手机了,刚开始是为了方便联系使用。”家长宋科高的孩子如今已经进入大学,他表示,虽然孩子上小学、初中时自己很不愿意给孩子配手机,但当时一股风流行起来,自己也就随大流了,尤其是担心孩子自己在外边不安全,就希望能随时保持联络。

  老师观点

  支持不用手机方:

  手机上网学生抄袭更方便,生活更单一

  谈到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时,青年路小学二年级老师姜爱梅建议家长不要过早给孩子配备手机,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她认为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没有形成,所以很容易陷入手机弊端陷阱。姜老师说,现在老师和家长之间联系得很紧密,渠道也多,小学生几乎很少有单独自己一人的时候,因此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配备手机,“现在家家都有电脑,如果需要查阅资料可以上网查,手机在这方面功能比较弱。”姜老师说,反而一些不好的现象显现,例如学生使用QQ群抄袭作业更容易了,很多学生迷恋上手机游戏,“学生每天只拿着手机来交流,生活变得更加单一了。”

  反对不用手机方:

  社会在发展,不用手机等于“圈养”

  对此,一位高中老师则认为,使用手机查阅资料更方便,而且如今高科技在发展,学生作为以后时代的继承人,更应该首先掌握先进的科技,只是在使用手机方面,学生需要老师和家长来监督和引导。尤其是现在全国中小学校正在推进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才能共享优质资源,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东西,而手机、Pad终端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名老师说,现在很多人因为觉得手机会影响学生学习就放弃课堂应用手机,这与社会发展是相悖的,也等同于“圈养”,“不能因为手机存在的一些弊端就不发展教育信息化了,不能因为怕孩子玩就禁止他们通过先进技术学习,封闭他们了解高科技的通道,无手机课堂不是进步其实是倒退了。”

  专家说法

  “无手机”首先要留住学生的心

  烟台大学教授程雪峰表示:“针对这个无手机课堂活动,我们今年从六七月份就开始做了一些调查,调查的内容是‘手机走了心留没留下’。”程教授说,调查研究后发现,上课玩手机想要根除并无好方法,因为这与时代发展是密切相连的。在200份抽样调查中显示,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对手机多以“玩的心态”占主导。程教授说,由于学生踏入大学后会接触很多社会问题,人际关系也相对复杂,因此很多学生认为媒介平台中的虚拟生活和人际交往更易融入,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手机形成依赖心理。而三、四年级的大学生对手机的控制力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在对手机的运用上也更加理性。对于如何解决上课玩手机这个问题,程教授说:“社会快速发展下,一个孩子从小就接触手机,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限制并不能起到决定作用,课堂上老师将手机收了上去,但学生的心是否还留在课堂上,这才是最重要的。”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菏泽大众网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hz.dzwww.com),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付娜
本文相关阅读


娱乐
社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新闻
重磅专题
新闻视频
大家在看
精彩推荐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