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去年的11月份,妈妈给我生了一个小弟弟,看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高兴的样子,我的内心有点小纠结,他们还会像以前那么宠我吗?对了,我叫格格,今年11岁了。
爸爸是独生子,妈妈不是,小弟弟的出生,托了国家"单独二孩"政策的福。这项政策在我的老家山东省,去年5月30日正式实施。
据说像我弟弟这样搭上政策快车出生的“二孩”全国有47万个,而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符合生育条件的夫妻有1100万对呢!为啥“小弟弟小妹妹们”来得不够猛烈呢?
本报特派记者 王富晓 3月7日发自北京
有了小弟弟,爸爸毛脚了
弟弟出生了,白胖可爱。亲朋好友都来道贺,邻居李叔叔见到爸爸就说,“儿女双全,真是羡慕嫉妒恨呀!”
可是,对小弟弟的到来,我的心情蛮复杂的。他的到来,会不会分走爸爸妈妈的爱?最近几个月,我感觉已经挺明显啦,为了照顾小弟弟,爷爷奶奶都来了,还请了一个保姆。小姨注意到了我的变化,她还给我下了诊断书——“一胎焦虑症”。
哼哼,我不过是想想。最严重的是,武汉一名13岁女孩,相继以“逃学”、“跳楼”相威胁,更是以割腕自杀等激烈行为威逼怀上二胎的母亲打胎。其实,不只我焦虑,爸爸妈妈也焦虑。
我妈天天算账:从怀孕到生产,各种产检、营养费、胎教用品、生产费、坐月子的费用,我日常的吃喝拉撒,上幼儿园、参加培训班、上学的费用,林林总总,一直到大学毕业,妈妈说至少需要30万块钱。我的成长需要这些钱,弟弟肯定只多不少。何况,他结婚还得买房子呢!
爷爷奶奶说,养一个孩子是把家里的资源都集中,养两个孩子肯定要重新分配,一个家就挣这么些钱呀!爸爸自己也说,他当初也是个独生子女,总觉得再多要个孩子好,真来了就有点手忙脚乱,发现“生活有点乱套”。这也难怪,他们这个年纪的,好多都是独生子女。专家说了,年轻的父母要进行育儿观念的重塑。
观念变了,“小弟弟们”来得不够猛烈
小姨对政策了解得比较透,她说,不仅是爸爸妈妈要有适应期,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也需要适应期。她说济南每年产妇人数在8万人左右,而产床只能以千计。虽然有周转率,但床位还是相当紧张啊!
老师常说数据最有说服力。我从网上查了查,济南的产科床位一共有2777张,最多能够容纳近15万名产妇,但是,爸爸妈妈生孩子都想去大医院,大医院床位有限,自然就会排队或者在走廊里加床位。像我出生时去的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七个病区一共只有210个床位,每年在这里生娃的数量多达1.5万名,可以占到市区新生儿总量的三分之一。再加上有的产妇需要住院十几天,还有一部分外地转来的危重孕妇,这样的医院产科病床,不紧张才怪呢!
于是,小弟弟小妹妹们就来得不那么猛烈了。前几天,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袭燕做客《阳光政务热线》时透露,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受理“单独二孩”再生育申请30.02万份,已办结28.59万份,再生育申请人数约占符合条件人群的四分之一。另一个人口大省河南,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共受理“单独二孩”申请仅有31202例;像北京和上海这种大城市,申请生“二孩”的比例更小。
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提到,2014年新政刚刚开始施行,不少家庭还在准备阶段,因此预计2015年提出再生育申请的人数将比2014年有所增加。
国家卫计委监督局监察专员赵延配分析认为,“单独二孩”涉及的人口对象,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城市人口,他们的生育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尤其在政策允许以后,很多年轻夫妇因为生育和养育成本问题,或者工作和其他事业发展方面的原因,不急于要孩子。有些夫妇有了政策以后,也不急于生了。
“二孩”的感觉今年更明显
山东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预计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单独二孩”出生将开始明显显现。从目前人口出生统计掌握的孕情看,现已怀孕的单独二孩夫妻为10万对左右,都将在今年出生。从2014年人口出生情况看,由于2013年取消二孩生育间隔的政策调整导致出生同比增加21.3%,2015年受两项政策调整叠加影响,预计人口出生还将持续增加,将给社会公共资源带来一定压力。
听全国政协委员王新奎说,我国经济的腾飞受益于“人口红利”,而据测算2025年后我国老龄人口负担将飞跃式增长,“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但是,叔叔阿姨们对“单独二孩”的反应似乎又比预想的平淡许多,于是,就有人希望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贺优琳今年再次带着“全面放开二胎”的议案来到北京,这已经是他第5次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该建议。虽然“全面放开二胎”也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但贺优琳认为,加大各方面的民生优惠政策力度很重要,不仅是生育政策,还包括教育、就业、健康等一系列的政策,这样才能实现少儿人口、青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以及总人口规模的稳定。
澎湃新闻前几天报道说,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再提“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这一变化引起了舆论关注。对于这一表述的改变,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分析,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要改变需要经过周密的论证,仅仅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抠字眼”,就认为政策出现了变化,这样的解读不够科学。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表示,今年不会搞全面放开二胎的区域性试点,单独二孩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在他看来,2014年“二孩”增47万并不能代表单独二孩政策的效果。因为,政策才一年,还得观察几年,生育政策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解释称,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还要考虑到人口流动性、经济负担等很多影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