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文
回顾近年来全省旅游业发展的轨迹,山东旅游走过了一条从行业管理向产业促进转变,再向科学发展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2007年,山东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品牌发展战略,“好客山东”引领了旅游品牌时代的到来,被央视誉为“全国首创、众省效仿”。山东积极推进品牌体系建设,在省级层面打造了好客山东贺年会、好客山东休闲汇节事活动品牌,推出了“好客山东有三珍”等产品品牌和“孔子在这里诞生”等六张新名片;在市级层面推出了城市旅游形象品牌。2014年,按照文化脉络推出了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了以“好客山东”为龙头,以城市品牌为支撑,以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为地标的品牌体系。
在打造品牌的同时,山东旅游更加注重品牌内涵的提升,在全省实施了旅游大项目建设工程、旅游大企业培育工程、旅游目的地创建工程、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以及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企业建设,全省17市全部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也因此成为全国省辖市全部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三个省份之一,旅游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前移了2位。
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大决策部署,以稳增长、调结构为主线,全面深化旅游改革,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旅游总量持续增长。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5877.96亿元,总消费额达到6192.5亿元。其中,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3.4%,相当于GDP的9.9%,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2.7%。去年旅游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五位的城市是青岛(1046.2亿元)、济南(657.9亿元)、烟台(614.0亿元)、泰安(500.5亿元)、潍坊(499.5亿元);增幅位居前五位的城市是菏泽(16.8%)、东营(16.77%)、德州(16.1%)、滨州(14.91%)、济南(14.69%)。
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收入增长高出人次增长3.7个百分点,说明游客过夜人次明显增长。其中,持证住宿人数位居全省前五位的城市是济南(1925.5万人次)、青岛(1378.4万人次)、烟台(832.7万人次)、潍坊(744万人次)、济宁(559.6万人次)。
游客满意度不断提高。位居全省前五位的城市是威海(80.55%)、淄博(78.41%)、潍坊(77.19%)、泰安(76.48%)、烟台(76.03%),提升较快的五个城市是东营(上升6.97%)、临沂(上升3.97%)、泰安(上升3.33%)、德州(上升3.1%)、菏泽(上升3.06%)。
乡村旅游实现连续逆势强劲增长。2014年,全省乡村游客数量为2.7亿人次,同比增长25.6%;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420亿元,同比增长31%;增幅分别比全省游客接待总量、旅游消费总额的增幅高出15.9、15.5个百分点,整体高一倍多。
全省旅游发展呈现出许多亮点:
一是省政府出台了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全省确定了26个省级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单位,标志着旅游综合改革全面启动。二是创新旅游项目现场会模式,将现场会与招商洽谈会结合起来,推出了总投资额超过3000亿元的90个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引领了全省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在持续打造好客山东和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的基础上,创意打造了东方圣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齐国故都、天下泉城、儒风运河、水浒故里、黄河入海、亲情沂蒙、华夏龙城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实现了从打造区域、城市形象品牌到经典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跃升。四是旅游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省内15家旅行社联合组建好客山东旅游公司,山东银座旅游集团跻身2014“中国旅游集团20强”,实现了旅游大企业在全国排名零的突破。五是省政府批准组建山东滨海旅游发展基金,旅游融资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六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游客集散中心达到33处,一批游客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纳入城市规划或开工建设。尤其是去年12月28日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与京沪高铁对接,形成了贯穿全省东西的“黄金旅游带”。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东方影都”落户我省,项目投资规模达到500亿元,建成后年接纳游客可超过1400万人次。八是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山东段运河成为继泰山、“三孔”、齐长城之后我省第四处世界文化遗产。九是山东省旅游产业监测管理服务平台建成运行,好客山东网省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和酷旅网市场营销平台开通运营。十是成功组建山东旅游智库,打造了开放式的人才、创新成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