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塔吊缓缓吊装好3号楼的第一块墙板,位于旅游路与港九路交叉路口北侧的港新园公租房项目正式进入了“装配式”的建造阶段。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该项目有6栋楼采用了“装配式”的建造方式,每栋楼有六成以上的构件实现了产业化预制,每个构件在出厂前都被植入了电子芯片,今后在居住过程中,哪个构件出现了问题,都可以通过电子“身份证”直接追溯到源头。
六成以上构件实现工厂预制
昨天下午3点,记者来到港新园公租房工地,施工现场就像一个大型“积木”仓库,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构件,正在施工的3号楼作业面上,塔吊不停地抓起场地里的楼板构件送到半空。记者看到,一块块预先浇筑好的墙板被慢慢放在设定的位置上,很快一个楼层就“装”了一半。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产业化的建造方式,在工厂做好墙板、楼梯、窗户,拉到施工现场一拼装就能搭出房子。由于楼梯、空调板、阳台板、墙板等六成以上构件均实现了产业化预制,因此脚手支架使用量比传统房建要减少近九成,防护网几乎不用。构件在工厂中采用钢模统一标准生产,其表面平整度与内在质量是传统浇筑方式无法比拟的。
每个构件都有专属“身份证”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每一个预制构件上都贴有一个二维码标签,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构件的“身份证”。
据介绍,在这些产业化预制的构件中,都带有一张类似IC卡的电子芯片,虽然被深深地“埋”进构件内,但只要用专用的扫描设备,就可以立即显示构件编号、名称、合格证明和安装位置等信息。“这就相当于每一个构件都有了专属‘身份证’,它在工厂的加工信息、安装位置都可以通过扫描一目了然。假如在今后的居住过程中哪个构件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它追溯到源头,方便后期养护和维修。”
“组装”的房子无安全隐忧
“组装”的房子到底安不安全?一位现场的技术工人告诉记者,组装房并非是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简单地搭积木。像外墙、楼梯、走廊等构件在生产时就预埋了钢筋,组装时将这些钢筋与横梁、立柱的钢筋咬合在一起,同时用混凝土浇筑,使它们牢固地成为一体,绝无安全隐忧。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组装”的房子小毛病更少。因为组装房外墙是一个整体,窗户也嵌入其中,没有缝隙,传统建筑电梯井筒垂直度易偏差、墙壁易空鼓、窗户易漏水等小毛病可以得到有效排除。 (本报记者 谷青)
原标题:探访济南首个装配式公租房项目 构件有身份质量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