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健对他的藏品爱不释手。威海晚报记者 赵刚 摄
一名70多岁的老人,花了30多年的时间,用四处收集来的藏品装满自己的屋子和人生,他就是李永健。作为一位民间收藏爱好者,李永健算得上一个“痴人”,他用整整三间草厦子的藏品,诠释了自己30年收藏生涯的意义。5月13日,我走进李永健的收藏世界,听这位耄耋老人讲述他与红色藏品的故事。 威海晚报记者 李林
深种心间的红色情怀
李永健是文登区马家岭村人,去年才搬到威海定居。与他一同迁居的,还有他那些数不清的收藏品,如天福山起义时的大刀和长矛,或抗战时期的报纸、茶碗、军用铁铲等老物件,这些东西占据着屋子的大部分空间。不过,这也只是李永健众多藏品中的冰山一角,其余的东西则被他安置在三个草厦子里。
每回说起自己的藏品,李永健总像个话唠,每件物品的来历他都一清二楚,一说就停不下来。虽然家里的藏品种类繁杂,但与抗日战争有关的物品,始终是他的最爱。李永健说自己有着断不了的红色情怀,这与他父亲以及自己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我父亲是1937年的老党员,他的经历给了我很深的影响。”李永健说,1966年他也参了军,成了部队里一名驯马的战士。一次驯马,李永健从马背上摔下来,受伤残疾,不得不转业退伍。
1970年,转业后的李永健被安排在刘公岛上工作,一次偶然,他看到甲午战争博物馆里展出的许多展品,让他想起许多村子都有旧时期的老物件,他忽然生出了收藏的想法。没过多久,他就辞职回到了老家,开始了收藏之路。这一做,就是30多年。
为收藏花了三四十万元
对于自己想搞收藏的想法,家人只以为他是“三分钟热血”,岂料李永健真的开始走街串巷打听老物件。“我在农村长大,我知道每个村子都有老物件,只是不确定到底哪家有,于是就只能采取地毯式的搜索,挨个村、挨家挨户地打听。”李永健骑着摩托车跑遍了文登、荣成、乳山的村子。
一开始,村民都觉得李永健很奇怪,在他们看来不值钱的东西,李永健还要花钱收购。“我从来不白拿村民的东西,所以村民有了什么好东西,都愿意找我。”李永健笑着说,八路军给百姓打的欠条、盛子弹的箱子、抗战时挖地道用的小铁铲,都是这样被他一点点收集起来的。
搞收藏,李永健几乎天天在外面跑,有时连午饭都没地方吃,就在家里带块饼子,就着凉水吃,直到天黑才回家。搞收藏还很烧钱,为这个,妻子没少跟李永健吵架,觉得他不务正业。
“政府每年给我的优抚款以及孩子给的钱,都被拿来买藏品了。”李永健说,有时向村民收购时钱不凑手,他还要打个欠条,等有钱了再给村民。李永健算了算,这30多年来,他搞收藏花了至少三四十万,可他觉得特别值得。
收藏是一生的事业
为什么对收藏如此执着,李永健觉得自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红色情怀。虽然热爱藏品,李永健却不是一个吝啬的人。
30多年,李永健共收藏了1000多件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文物,先后9次向威海市博物馆、冯德英文学馆捐赠革命文物600多件。2007年,李永健得知解放军某部在收集天福山起义的相关资料,主动联系对方,将自己收藏的30件文物捐献给了部队。
李永健坦言,自己不为名不图利,就是为了一份爱好。“当年为了搞收藏,我戒烟戒酒,省吃俭用,头发长了都舍不得花钱剪,家里的房子漏雨都拿不出钱来修,妻子和孩子也都不理解我。”李永健笑着说,如今,他们也接受了这个现实,不会再反对我了,孩子甚至还会拿些钱补贴他。
对李永健来说,收藏是一生的事业,只要社会有需要,他就愿意把自己精心收集的文物捐献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