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6月8日讯(YMG记者 郭超 通讯员 李晓丽 王晓龙)袁成家,蓬莱市刘家沟镇接夼段家村人,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起路来非常困难。但他硬是拖着残腿,干缝纫、烧锅炉、看大门,最后找准定位,靠养猪走上致富路———8年的时间,从赊来十几头小猪崽起步,发展到如今的生猪存栏超过130头。身残志坚的袁成家,用坚韧和顽强,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的奋斗“进行曲”。
苦苦寻出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身体残疾的袁成家不忍拖累父母,一个人跑到青岛独自闯荡,接触了缝纫。那时候,买吃的不仅需要钱,还需要粮票,几个月的时间,因为吃不饱饭,他的体重从150多斤下降到不足120斤,饿得头晕眼花时,他也曾想过讨饭,但尊严不允许他这样,于是他把全部精力用到了学习缝纫技术上,几个月就出徒。
有了手艺后,他推着小车,到处收布料进行加工,风里来雨里去,没有几顿饭是按时吃的。“那时候,我比流浪汉强不了多少,唯一不同的是,我有手艺,我靠自己。”袁成家说。1997年,服装加工行业日渐萧条,他变卖了全部的缝纫设备,到附近五十里堡村的一家企业打工,为了多赚几个辛苦钱,他不仅烧着厂里的锅炉,还兼职装卸工和看大门,曾经为了挣5块钱,他常常一个人卸掉一车整整10吨的煤炭,那些艰辛的日子,他至今记忆犹新。
生活总会开玩笑,没几年他下岗了,从此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眼看着身边的乡亲们一个个都富裕起来了,他却依旧在贫困线上徘徊不前,袁成家异常苦恼。自己的出路在哪里?袁成家苦苦思索……
艰辛创事业
2004年,经过多方考察,袁成家下定决心养猪。刚开始创业,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手头上满打满算2千块钱,盖了猪圈,买了饲料,就所剩无几,第一批的十几只小猪仔还是从养猪户段文顺那里赊来的。
抓回的小猪可是他的“命根子”,袁成家当宝贝一样“供”着,粉碎饲料,清理猪圈,哪样不是力气活?袁成家拖着一条肌肉严重萎缩的腿,一天到晚没有空闲的时候。“前些年没有自动喂食槽,猪食拌好了,要一桶一桶地提到圈里,老母亲帮不上忙,我只能依靠自己,提不动一桶,就半桶半桶地提,一个圈五六头猪,吃得飞快,有时候刚刚倒进去半桶食,还没等再回来续上,就被吃完了。”袁成家坦言,粪便清理出圈,更是力气活儿,一锹一锹的猪粪,得先收集起来,再集中外运。脏臭不说,左腿使不上劲儿,全靠一条右腿支撑,一天下来,右腿酸沉得像灌了铅,晚上连炕都上不去。遇到下雨或者下雪,就更加困难了,装满粪便的小车在泥水里打转,自己摔个趔趄跌那是常有的事……
“前几年刚刚起步时,还达不到规模养殖的标准,为了省钱,饲料都是自己去拉、自己去收,现在想来当时累是累了点儿,但节省不少成本。”袁成家根本没有抱怨当初受过的苦。
辛酸在心头
养猪,关键是卫生防疫,而最熬人的是母猪下崽。“好好的生猪快要出栏了,一场瘟疫就可能死个精光,风险很大。”袁成家说。有一年,一个圈里的6头猪,在即将出栏的时候,得了一种怪病,持续发烧、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一头猪就是千把块钱,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病死。”袁成家拖着残腿,白天跑附近村的养猪户,找镇兽医站的专家,晚上则捧着书一点点地研究,比对,最后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令猪起死回生。可猪是保住了,长了膘儿,而他却熬瘦了,眼窝也陷了下去……
母猪下崽的时候,他更是彻夜不眠。“母猪生产时,你在身边为它打气,它能消除恐惧,减轻痛苦。”袁成家对待母猪关怀入微,对那些刚出生的小家伙,更是比伺候孩子还上心,夏天,他给它们装上自制的小电风扇,冬天,他扯上电灯给小猪取暖……看着小猪崽儿遍地撒欢或者拱在妈妈身边抢奶吃,他比谁都高兴。
养猪8年来,靠着吃苦,考着耐劳,每年都扩大猪圈的规模———从前期的买水泥、沙子,进木料,到后期建筑施工,8年的时间,他陆陆续续盖起了30多间猪舍,每一间,都充满了“燕子衔泥”般的辛苦。
真情暖乡亲
腰包渐鼓,手头宽裕的袁成家开始尽力帮助他人。村里要整修桥梁,他拿出4000块钱,有村民办喜事,手头吃紧,他二话不说,拿出1万块钱,借给他救急。左邻右舍整修房子,他必定带着自己的三轮车,去帮人家运水泥,拉沙子,并且不顾身体的不便,坚持靠在工地上帮忙……
袁成家表示,致富应该思源,自己作为残疾人,这些年来一直受到政府和残疾人组织的关怀与帮助,如今有能力了,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传递温暖。他说“我永远忘不了那些在困难时候帮助过我的好心人,是他们给了我生活下去的动力,让我体会人间的温暖,我要把这种温暖传递,影响更多的人,更多像我这样身有残疾的人,不仅在物质上要帮助他们,更要在精神上鼓励他们,增强他们自食其力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