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志宁 张迪 通讯员 房正 鄄城报道
5月19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2021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的通报,经综合评价,确定了10个“高质量发展先进县”,10个“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和10个“专项评价先进县”,其中,鄄城县获山东省2021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也是菏泽市唯一上榜的全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县”。鄄城县作为发展基础差的传统农业大县,在逆势增长中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
以“服务+项目”助推“鄄城高质量”
长期以来,鄄城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项目的建设提供最优质的的服务,推行重点工业项目“企业秘书”“专班推进法”“领导包保”“一线工作法”等工作制度,县直相关部门认真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确保省级重点项目和要素指标精准对接,不断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持续推进项目快落地、快建设、早达效。
2022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突袭鄄城,为推动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尽快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鄄城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创新服务企业机制,从各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遴选227名“企业秘书”,下沉企业长期入驻,并提供“一对一”贴身服务、“24小时服务”,及时解决企业招工用工难、物流运输不畅、供应链不配套等问题,助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
山东益客目前主要业务范围是肉鸭的切割、加工、冷藏、销售等,每天需要接送运输车辆100多辆,大埝镇经委主任杨继国是山东益客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秘书”。“疫情期间,我基本每天从凌晨3点开始就在高速路口为益客接送车辆,保证企业正常运转。”杨继国介绍,为保证企业疫情防控不出差错,“企业秘书们”对企业近3日内入鄄出鄄的物资运输车辆和司乘人员进行统计、汇总并进行报备,对入鄄物资运输车辆和司乘人员进入企业后的闭环管理环节进行监督。同时,还组织相关工作人员给全厂消毒、为工人做核酸检测……确保疫情防控不出任何纰漏。
鄄城县通过为企业配备“秘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了政企沟通“零障碍”、服务企业“零距离”、疫情防控“零差错”等目标,打通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今年,菏泽铁投道嘉电梯产业园、华润电力鄄城源网储一体化、山东可兰素环保科技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防冻液、汽车挡风玻璃清洁剂及汽车养护品和吹塑产品等五个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行列;鄄城县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鄄城县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等四个项目,入选山东省补短板项目。这些入选项目,标志着鄄城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已经迈进快车道。
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
鄄城县把推进沿黄镇产业优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加大财政投入。通过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构建项目滚动机制、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推动滩区高质量发展,靠近黄河滩区的董口镇抓住了此次重大发展机遇,成为鄄城县高质量发展生动缩影。
高压喷雾系统、水暖幕布系统、屋顶自动清洗系统,天窗和自动采摘系统……鄄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温室大棚,一系列高科技设备让人耳目一新。福缘农业负责人赵秉金告诉记者,棚内已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种植。其功能包含了环境数据采集、数据展示、自动化温控、水肥一体化、视频监控、远程控制系统六大板块。管理人员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在一个有网络的手机或者电脑上,都可以操控棚内设备。”
“每年的4月是草莓成熟的时间,我们的草莓‘喝’的是纯净水、‘吃’的是椰糠纤维,施肥用的是从荷兰进口的生物肥,从源头上杜绝草莓苗被污染,结出的都是纯绿色无公害果实。”据赵秉金介绍,从小被“富养”的“高红颜值”草莓,市场价值更高,每公斤可卖100元左右。
据了解,这座一期建设的超级玻璃智能温室棚,占地140余亩。是我国目前在莓果类项目中个体面积最大、种植技术最先进,技术人员最完善的设施。项目紧邻滩区迁建社区“黄河社区”,总投资约4亿元。投产建设后不仅能实现周边群众家门口就业,更能带动周边村镇共同参与生产种植活动,实现区域农产品“品牌化”运营。
2021年以来,鄄城县聚焦实施加快沿黄镇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34条,推动滩区发展步入快车道。目前,沿黄五镇已完成土地流转1.2万亩,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整合建设用地264.86亩,建设返乡创业园5处,入园项目正在积极运作,对全县的示范作用、辐射作用正在显现。
打造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农业产业兴,兴在结构优、层次高、质效好,才能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农村产业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农业活力增强,农民收入增长。草莓、西瓜、毛豆……农户果蔬大棚妙变增收的“绿色银行”。
自2020年六合社区陆续搬迁入住以来,旧城镇把滩区产业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整合滩区优质土地资源,积极推动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接二连三”产业产品,推动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在鄄城县旧城镇葵堌堆村,2015年,村党支部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组织村里流转土地1100亩。后来,葵堌堆村成立了合作社,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了6个旅游绿色庄园,种植苹果、桃、杏等九大类15万株果树,注册了“葵丘”为商标的农产品品牌,2018年,省院士工作站落地葵堌堆村,目前,全村有80人在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里务工,并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近年来,通过养殖黄河鲤鱼、甲鱼,旧城镇村民陈西胜的合作社全年营业额达到了500多万元,生态养殖坑塘的规模也逐步发展到了128亩。一路走来,他还广泛吸纳村里的残疾人、困难群体加入合作社,带领大家共同增收致富。
鄄城县通过培育典型、打造精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集果蔬、中药材、养殖等一体的高质量农业产业集群,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返回菏泽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