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烟台芝罘区旅游产业交出的靓丽答卷,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250.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8.26亿元。今年,芝罘区将围绕“服务业强区”的发展战略,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继续以“休闲芝罘”为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拓展旅游市场空间,推动旅游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休闲生活“触手可及”
“现在旅行社多了,出门玩也方便了,多出去看看既锻炼身体又长见识。”家住东山街道57岁的王大爷是个名副其实的“旅游达人”,去年他随团去了大连,最近又报了去台湾的旅游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全区区属旅行社已经发展到27家,旅游渐渐走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普通居民走出家门看世界。在去年的好客山东休闲汇上,东山街道辛庄社区荣获最佳休闲社区奖,袁红伟等6个家庭荣获最佳休闲家庭奖,“触手可及”的休闲生活提高了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了全区社会和谐稳定。
本地百姓走出去的道路顺了,外地游客走进来理由也越来越多了。来第一海水浴场听潮,去张裕博物馆品酒,游塔山拜佛,登崆峒岛尝鲜,访烟台山揽胜。
根据全区产业战略发展研究确定的旅游业发展“一心三带”的思路,都市旅游核心区、滨海蓝色旅游发展带、夹河滨水绿色旅游发展带、大南山生态旅游发展带的建设相继启动,旅游业的发展正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格局日趋多元化,“休闲芝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芝罘休闲度假、旅游观光。
去年好客山东休闲汇期间,全区共接待省内外游客达到345.3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47.84亿元。
旅游收益“真金白银”
旅游消费作为一种特殊的增量消费,是外地人在当地真金白银的消费,直接带动文化、交通、商贸、餐饮、住宿业消费。由于旅游产业相关联的行业达到110多个,旅游行业就业1人,可以带动其他行业就业6个人。
作为烟台的城市中心区,全市4200多名导游中,有3000多人在芝罘区,全市200多家旅行社中,有100多家(包括市属、区属德旅行社)在芝罘区,成为全市旅游业发展的一块“高地”,众多旅游企业选择在芝罘“安家落户”,既优化了旅游业发展环境,也为刺激旅游消费,壮大旅游经济规模奠定了基础。
接待省内外游客51.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67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3.6%、27%,这是去年“十?一”黄金周短短8天时间里,全区旅游产业统计的数字,停车场“车满为患”,景区人流如织,酒店一房难订……火爆的市场背后旅游企业赚了个钵满盆满,并进一步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新奥游船项目落户芝罘区,并新开辟了市区-长岛航线,实现了海上旅游新突破。
随着烟台山朝阳街区、所城等区片改造工作相继启动,中粮大悦城、万达广场等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加快推进,全区旅游消费的链条将进一步延长,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进一步放大,旅游业在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也将进一步加大。
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芝罘旅游业的明天往何处走?
旅游业发展还面临哪些短板?旅游发展环境和旅游管理机制还需要哪些创新?答案是加快全区旅游业发展,迫切需要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
去年对于全区旅游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大动作不断,新举措连连,提出了“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端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试行)》,明确了旅游工作的原则、重点和机制,指明了旅游业发展方向;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协调促进委员会和旅游项目审核认定小组,充分调动发展旅游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合力。
芝罘区旅游局以打造“休闲芝罘”品牌为契机,相继开展了旅游产业调研,出版发行了旅游宣传用书《走进芝罘》,积极探索旅游联合执法机制和旅游工作例会制度,推动休闲行业资源整合,细化落实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加大行业管理力度,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接待水平提高了,口碑越来越好;旅游产品丰富了,环境越来越好;消费规模扩大了,收益越来越好。百年开埠喜迎八方客,首善之区绽放旅游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将为建设烟台“首善之区”注入了新的力量,享有“黄海明珠”美誉的芝罘将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魏琪 陈传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