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7分后,本来就升级希望不大的中能依旧保级无忧,而4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职业俱乐部来说也是九牛一毛……
———网友指责足协处罚是隔靴搔痒
成都商报记者 何鹏楠
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刘健转会一案昨天终于有了最终的结果,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裁定青岛中能俱乐部存在合同造假的行为,对青岛中能队处以扣除联赛积分7分,并被罚款40万元的处罚。中国足协方面表示,刘健案足协是依法办事,经过合理的程序在多次取证之后做出的公平判罚。但青岛中能俱乐部并不接受足协的这一处罚,他们在昨天傍晚发表严正声明,要求足协出处罚证据,并且表示将向纪检司法机关举报。成都商报记者还了解到,今天下午,青岛中能将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足协“宣战”。
网友吐槽:
名为严处罚,实为和稀泥
在足协的这张罚单中称:根据有关当事人的投诉和在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 [2014]足仲裁字第017号案中发现的线索,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经多方调查取证,按程序进行了有关各方多人参加的听证会。依照查明的证据和事实,认定青岛中能足球俱乐部在与球员刘健有关工作合同纠纷案件中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依据《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第66条、第45条之规定,作出如下处罚:1、扣除青岛中能足球俱乐部2014年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积分7分;2、罚款人民币40万元。
如果从处罚结果上来看,足协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很多网友还是认为,足协这次处罚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未对青岛中能造成实质性的处罚效果,网友“damao19820807”说道:“上轮结束,青岛中能在中甲积30分,排名第六,距离前两名还有不小的差距,本赛季升级的可能性不大,但即使扣掉这7分,他们还是积23分,领先榜尾的两支球队10分以上,依然保级无忧。至于4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职业俱乐部来说,实在是九牛一毛。足协这哪是从严处罚,明明就是‘和稀泥’……”
中能反击:
我们将诉诸纪检和司法机关
尽管外界认为足协在“和稀泥”,但青岛中能却根本不领这个情,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根本就没有在合同上造假,足协的处罚完全是无稽之谈。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联系上中能俱乐部领队薛杰,对方明确表示对于处罚结果,青岛中能俱乐部不能接受,他随后给记者发来一份中能集团的严正声明,声明中提及了五个重点,分别是1、青岛足球、中能集团及俱乐部的名誉不容侵犯,要求中国足协公布中能“弄虚作假”的事实依据和处罚依据;2、针对中国足协个别官员利用体制弊端干预仲裁委员会和纪律委员会正常工作的情况,责令中能俱乐部立刻就相关严重问题诉诸纪检和司法机关;3、责令中能俱乐部向省、市体育局汇报情况,并就刘健一案全部经过和主要问题向社会公布;4、责令中能足球俱乐部向更高一级部门反映问题;5、责令中能俱乐部采取一切必要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薛杰还向成都商报记者透露,今天下午4点,青岛中能俱乐部将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出示他们手中掌握的一些证据。不过,尽管闹得不可开交,青岛中能方面还是明确表示,“投资足球事业的信心和热情不会动摇”。这也意味着,应该不会出现当年武汉光谷俱乐部一怒之下退出足球的惨烈结果。
足协回应:
我们是依法处理,保证公平
就此事,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联系了中国足协新闻发言人,针对青岛中能方面的质疑,足协方面明确表示,刘健案足协是依法办事,经过合理的程序在多次取证之后做出的公平判罚。据该新闻发言人介绍,2014年1月,仲裁委收到刘健的仲裁申请,按仲裁相关工作程序予以受理,2月和4月两次开庭调查并对相关证据进行核实,结合司法鉴定意见书的意见,经仲裁庭合议后,4月11日,仲裁委做出仲裁裁决。纪律委员会根据当事人投诉和从仲裁委员会了解到的相关情况,启动纪律调查和处理程序。5月底,纪律委发出通知要求中能和刘健双方提交工作合同签署过程的详细说明和相关证据材料,7月初召开了听证会,最后纪律委员会再次对重要证据原件进行核实和查验,形成最终处罚决定。此外,中国足协成立了专门的纪律调查工作组,由纪律委员会委员、中国足协执委代表及职能部门代表共同组成,纪律调查工作组全程参与和见证了有关工作。两个委员会在各自独立的审理和调查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并尊重有关各方当事人权益。
对于各方面提到的一些疑问,例如鉴定机构的选定问题,签名样本的选择问题,裁决书上没有全部仲裁员签字等问题,该新闻发言人也做出了解释:“这主要是由于对有关工作程序和制度不了解所致。两个委员会已经在有关文书和规定中做了说明。至于中能俱乐部提出的一些其他问题,与本次工作合同纠纷仲裁案件和弄虚作假行为的纪律处罚决定并没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