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将组织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演练

2025-05-09 12:2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周琛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菏泽报道

  5月9日,菏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相关情况。

  据悉,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总体要求,整合优化各类应急资源,形成了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各环节、综合协调各方面的防灾减灾救灾格局。

  为强化对防灾减灾救灾救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组建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下设7个指挥部、2个专项小组,建立了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属地管理的灾害管理体制,提升工作运行能力。

  强化预案演练,防患未然

  印发《菏泽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菏泽市强对流天气应急预案》《菏泽市防洪预案》《菏泽市2024年美国白蛾防控方案》等,细化完善专项预案,进一步规范灾害应对处置和救助工作。加强应急演练,市县两级共开展防汛演练17次,参与548人次,提升抢险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的良好效果;组织市县部门、社区、企业等开展地震疏散演练4000余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多方合力,加强监测预警及会商研判

  气象、水文、林业、农业、地震等部门主动做好天气预报和灾害风险测报,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大技术投入,强化科技赋能,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每季度组织气象、水文、水务、农业农村等涉灾部门召开自然灾害灾情会商会议,印发风险形势分析报告4期,为各级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参考,针对低温雨雪冰冻、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印发灾害防范应对通知十余次,督促各级各部门加强监测预报预警、重点领域防范应对,做好救灾应急准备工作。

  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统筹推进全市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定期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工作台账,持续推动提升全市自然灾害防治水平。部署开展全市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自查,形成《菏泽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自查报告》。积极推进综合风险普查应急系统数据常态化更新工作,共更新数据11000余条,做好普查数据成果与业务深度融合,普查数据在气象服务、地质隐患排查治理、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等方面都有突出应用,有效降低了灾害风险。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市县两级均成立应急物资保障专项小组,搭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部门单位密切配合,省、市、县三级纵向衔接、横向支撑”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在册应急物资储备库共计97座,物资种类481种(类),216.99万件,主要包括棉被、棉大衣等生活物资,排水泵、发电机等防汛物资,以及医疗物资和消防物资,折合人民币共计9500余万元。全市应急物资生产企业42家,涉及应急处置、预防防护、监测预警三大产品领域,基本生活保障、应急用品等27个产品类型。应急物资储备库覆盖了所有县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

  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完成了与国家-省-市-县综合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全市10个县区、167个乡镇(办事处)视频会商联通,接入了市防汛抗旱事态分析系统、智慧水文管理系统等10个信息系统及在线动态监测监控平台,有关数据在线实时监测等基础功能。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1万余人,为全市灾情报送提供基础支撑;建立健全专业与行业应急救援队伍共23支,6000余人;社会救援队伍14支,志愿者5300余人。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将在全市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并组织相关演练。

初审编辑:刘亚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