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菏泽7月20日讯(通讯员 左自泰)放牛娃出身终成大明开国皇帝,市井痞子芒砀山斩白蛇成就大汉霸业,英雄不问出处,工作不论贵贱。
憨厚的脸庞,匆匆的身影,印证他实干的精神;皱紧的眉头,反复的实验,描绘他创新的风采。平凡的岗位,用激情和智慧书写煤矿职工的青春正能量。
他就是单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综掘二区班组长胡兴王的真实写照。
“老胡,你老婆是不是姓王?胡兴王嘛!”记得第一次见胡兴王的时候,这样调笑的问他。胡兴王今年30岁,风华正茂的年龄,却是实实在在的老职工了,16岁投身煤海,如今已经在地平线下摸爬滚打整整14年,刚开始跟着外包单位走南闯北,毛驴拉车的小煤窑、千万吨级的大国企,全国各地的煤矿基本都曾出现过老胡的身影,立井、开拓、准备、回采的各种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更是手到擒来,前期东奔西走的那些年,给老胡留下丰富的煤矿安全生产经验。
记得施工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称的3206工作面切眼时,作为单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首采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平均35度,局部40度的倾角让人望而生畏,顶板淋水,煤质软,迎头的煤向外扩张,同时顶板1米左右比较破碎的伪顶,更是让施工雪上加霜,别说是组织施工,就是站立都很困难,此时,如果继续进行爆破作业则容易造成伪顶垮落、两帮片帮,无奈之下,员工们只能采用风镐掘进。掘进施工在条件好的时候差距一般不会很大,班组长的组织穿插、高效掘进的基本功在此刻显露无疑,胡兴王所在班组每班都能完成当班安排的工作任务,“百日会战”关头,其他的班组出现不同程度的拖后腿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胡兴王充当起“救火员”的角色,区长将胡兴王抽调到进尺组织弱的班组,“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胡兴王的加入,当班进尺立竿见影,完成当班任务,胡兴王回自己班组时,大伙都情不自禁的挽留,“老胡,别回去了,跟着你干挣钱多。”
老胡就是这样一个人,平时话不多,该出手时就出手,大家都很服他,因为大家都知道,老胡不但业务好,而且点子也多,总能通过一些小点子解决大家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西翼胶带大巷施工时,帮部底脚锚索时锚杆机需要一个人操作,两个人拽着,工作效率非常低,老胡主动找到区长,提出自己的想法,打算加工一个打设帮部锚索专业的支撑架,老胡的想法得到区长大力支持,帮部锚索支撑架在试用过程中得到大家一致好评。还有快速拆卸钎子小扳手、联网专用钩等小创新,极大的提高井下生产效率。
“当班组长一碗水端平,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心往一处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至于小创新、小发明,那都是借鉴别人的劳动成果。”老胡一席朴实的话,却蕴含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