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重磅专题 > 2013专题总汇 > 旅游行业大拜年 > 大拜年

巨野金山旅游区

2013-02-05 17:04:00 作者:刘银春  来源:大众网

    巨野金山旅游区总经理解庆章

    大家好!

        我是巨野金山旅游区总经理解庆章,感谢社会各界一年来对巨野金山旅游区的支持与厚爱,值此新春到来之际,我谨代表巨野金山旅游区全体员工向全市人民拜年!祝大家:新春快乐 万事如意 蛇年吉祥 阖家幸福 !

        金山是鲁西南颇富盛名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凿石得金而名”,属泰山余脉,变是菏泽市最具传奇色彩的唯一的一座圣山,它位于巨野城东南22公里,山高136米,南北二里多,东西一里多。相传与泰山、峄山并称姐妹三山,早在秦始皇登泰山祭祀时路过此山,在此修建了天桥门,此山又有“天下之中第一山”的称呼。

        金山原有古建筑20余处,清康熙四十年又大兴土木,“悉仿岱制”,重修金山。即仿照泰山建筑布局营建,计有小红门、中天门、小天街、南天门、王母阁、碧霞元君宫、三圣殿、文昌阁、神农祠、观稼亭、牛王庙以及土地庙、映阁、魁星楼、戏楼等建筑。近年来又修建了玉兔洞、祈子洞、金牛洞等部分景观。

        金山秦王避暑洞,它系西汉昌邑王刘贺的废崖墓,人工开凿,后因秦王李世民在此避暑,人们才称之为秦王避暑洞,明道长63.3米,有东西二侧室:东侧室长13.9米,宽3.2米,高2.6米;西侧室长9.3米,宽3.1米,高2.6米。明道尽头凿为洞,是为墓。道长15.9米,宽2.4米,高1.85米。主室长10.6米,宽6.7米,高2.35米。洞内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一脉清泉自石中渗出,悬流不断。“云开山上地,雨滴洞中天。径窄藤萝没,崖高日月悬”。“三月赏景看日出,六月纳凉在洞中”,乃是“秦洞云霞”、“金山春晓”的真实写照。该洞构造奇特,气势恢宏,素有鬼斧神工之誉,洞三面削成,隧道两侧峭壁如削,高处有佛像,下面是历代官宦、文人浏览该山的题字和诗文。隧道处有洞,洞门上刻有“大明禅院”四个大字。洞有七室,可容纳数百人,两旁却入为三室,平道设隔眼。洞内供有古石佛像,雕艺精湛,栩栩如生。此洞有主室、耳室、墓道,排列对称,凿制规整,唯耳室沿欠完美。洞内阴森多湿,凉气逼人。每至盛夏,游人到此,汗不复出,如同进入春秋二季。

        金山现存宋代以来的石刻44块,较著名的有宋崇宁元年(1102年)邓御夫的《清凉洞记》、金大定四年(1164年)《移五十三佛记》、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右副都御史宋沧的《游秦王避暑洞》等。宋、金、元时期,此洞为佛寺,洞口上方镌有“敕赐大明褙禅院”六个大字,为金大定三年所刻。洞内现存石佛像一尊,大元泰定四年立。

    新建的中华大道观位于金山的北山顶,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14平方米,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五间大厅,中层80间大厅,下层为980平方米的地下迷宫,整修建筑雄伟壮观,别具一格,巍峨的大型建筑为金山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金山,名胜众多,风景秀丽,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来此观光。是菏泽地区的一大旅游景点。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