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为人低调,处事不张扬。可干事业却是轰轰烈烈、波澜壮阔:她在病房,几乎天天有手术,天天几台手术,创下一年三、四百台手术的最高纪录;她在门诊,一天看病五六十人、上百人、最多达160人,又创下一年看病近万人的惊人之举。她为病人切除肿瘤,有时一天切几个、十几个。临床三十年,切除肿瘤又突破万例大关;她的手机,班上班下响个不停,除了问诊就是说病。日日月月年年,她的大脑里除了病人还是病人。
编者按 “金眼科、银外科、又苦又累妇产科。”这是医疗卫生界流传的一句顺口溜。这句话是否准确、恰切?记者且不去评说,可至少说明妇产科的专家不好当。的确,连妇女正常生孩子在民间都有“人生人吓死人”之说,若再联系治疗妇科病“宁治十男、不治一女”的俗话,我们就更会感到,连妇产科正常的常见病都如此难治,若在说那疑难危重病、切除恶性肿瘤等就更是难上加难。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我们选择菏泽市立医院妇产科杰出代表、优秀共产党员李英的先进事迹,作为向十八大的献礼之作,以飨读者。
李英,虽为人谦和、本份;处事不张扬,与世无争、与人为善。可她骨子里也有一个“别脾气”、“ 犟性格”。那就是:一、凡是病人慕名前来菏泽市立医院,指名道姓求她治病、做手术的,无论是贫是富、是官是民、是亲是疏,她保证会满足你的要求。二、凡是她答应病人,承诺为其治的病,就是天塌下来都不会改变。
这是咋回事?咋前来做手术的主刀专家也和病人同样,双双坐在平板车上,双双被推进手术室?
我们在市立医院采访李英的事迹,闻听她作为妇科专家,曾和病人双双坐着平板车,双双被推进手术室的故事,也被惊呆了:天下哪听过这样的事情,哪见过这样的场面?!
那是去年六月的一天,李英由于连续几天做手术,天天三台、四台、五台手术,由于天天站立七八个小时、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日夜“连轴转”,她的两腿从开始隐隐作痛,变得走平路、上楼梯似乎不太听使唤。可她认为这都是累的,歇歇就好了。她照例向三位慕名前来请她做手术的病人一一承诺,第二天为她们做手术。然而,她的腿到了下半夜经歇息后,疼痛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肿胀起来。到黎明时分,左膝关节肿的没法打弯了。可碰巧丈夫又出发,儿子在外上大学,家里只有她一个人。
“咋办?这腿还能不能站立做手术?老百姓从异地他乡慕名赶到市立医院,指名道姓让我做手术,并且排队挨号等了几天了,术前各项检查都已进行完毕,如若自己因腿病不去为其做手术,让他们失望,这话咋能说出口?!”
“不行,我一定要为她们做手术!就是爬也要爬上手术台。”李英的别劲上来了。
左腿不能打弯,她便用双手托着挪下床去,用右腿撑起整个身子,随便往嘴里扒进几口饭,一瘸一拐地坐进车里。幸好右腿还能踏油门。来到医院,她又径直把车开进地下停车场,靠近地下电梯的地方停车。下了车艰难地挪进电梯,到二楼手术层。可从电梯口到做手术台,要拐弯抹角走较长一段路,这对于那条不能打弯的左腿来说是很艰难的。无奈,她只好打电话让人推来平板车,再搀扶自己坐上。于是,就出现了专家和病人双双被推进手术室的感天动地的场景。
再说李英硬挺着那僵直的左腿和承担着整个身体重量的右腿做手术,从早晨到中午,又从中午到傍晚。病人抬走一个,又推进来一个。手术台上先后换了三个病人,可她这个“特殊”的手术专家却没有换人。直到傍晚掌灯时分,这三个因患妇科病子宫分别被广泛切除的病人、子宫被全切除的病人、卵巢肿瘤被切除的病人全部被推出手术室后,李英一泄劲,眼前一黑,双腿再也支撑不住,她一下子瘫在地上,昏迷了。
“李老师!李老师!快救李老师……”
在场的医生护士大惊失色、大声呼喊。
可又有谁能知道,因长时间连续做多台手术,李英或因自己身体原因,或因自己体力不支而晕倒在手术台上,又何止是一次、两次?!
临床三十年来,对于预约手术、承诺手术,李英言必行、行必果。而对那些突发危重病人的高难度抢救手术,她更不会推三阻四、患得患失,见险就上、挺身而出更是她的行医准则。就为这,连他八十岁老父亲患病住院做大手术,她也未能陪一陪老人。
这个故事的感人之处,在于李英的母亲去世后,老父亲孤身一人、独自生活,更需要子女们的倍加关爱。李英又在姊们四人中排行老大,且她又是名医名家,是老父亲引以自豪、无比信赖的女儿,街坊邻居公认的孝女。此时此刻老人做大手术,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李英都应该陪伴老父亲,至少在术中关键时刻自己要在老人身边,一为老人壮胆,二防发生不测。
可在她上午做完预约手术准备离开手术室前去照看父亲时,突然又有危重病人求救,一位从乡镇医院转来的双胞胎、妊高征、产前子痫抽风的农村高危产妇被送进医院。临床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李英,对这种病人在抢救之中,稍有不慎,大人小孩的生命都将终止,人才两空的悲剧瞬间就会发生。此时此刻,她若不管三七二十一,将此高危手术丢给他人也在情理之中,可她既为老父亲的手术担心,更为这双胞胎高危产妇的母子生命揪心。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还是向弟弟妹妹打了电话,请求理解宽恕。自己一头扎进手术室,为这位素不相识的农村妇女开始鬼门关夺命的生死抉择。术中虽几次遇险,可都凭李英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化险为夷。最终该产妇双胞胎儿子顺利降生,母子平安。术毕,李英方才发疯似地冲出手术室,跑步上车去看望术中的父亲。可等她赶到现场,老人家已做完了手术被送进病房。
“爸爸,我对不起你……”
李英话未出口泪先流,她不顾一切地扑向父亲的病床,望着刚刚做完手术、脸色蜡黄、身体极度虚弱的父亲,抓着老人家一双冰凉的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夺眶而出,噗噗嗒嗒。
“妮,你做的对,你是医生、治病救人是你的天职,听说你刚救了三条人命,这比啥都强、比啥都好,老爸为有你这样的女儿很满足、很自豪。”
记者在写这段故事时也几次落泪,不得不停下笔来,待平静一下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