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王爽
李双虎正在制作面塑
大众网菏泽·海报新闻1月29日讯(通讯员 赵忠宇)李双虎,1966年出生,菏泽高新区马岭岗镇桥李村人。其堂舅是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家李芳清先生,李双虎自幼跟随堂舅学习面塑,深得大师真传,是李氏面塑的第五代传人。
桥李村村委会的二楼摆满了李双虎的面塑作品,《八仙过海》、《穆桂英》、《杨贵妃》等,每件作品都精美细腻,生动传神。在房间里有一张长桌子,桌子中间插满了各种卡通面塑作品。李双虎指着这些作品说:“这些都是学生自己捏的,他们想捏什么我就教他们什么。”
李双虎16岁正式跟堂舅李芳清学习面塑,最初学习了西游记和水浒等传统人物的捏制,两三个月后,李双虎带着自己的作品去了南京。“那时候家里都比较穷,捏面人要用面,就想着捏完后不能浪费了,得换成钱。”去南京后,李双虎一边捏面人卖钱,一边创新技艺。在南京待了三个月后,李双虎发现,自己现在会的这几样实在太单调了,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决定回家再向李芳清学艺。“在南京的那三个月,这几样已经捏得很精细了,便想回家多学几样。”回家三个月后,李双虎想再去外面练练手,走到石家庄时,李双虎收了一个徒弟,两人结伴前往内蒙古。徒弟白天跟他学艺,晚上自己练习到天明。看到徒弟如此刻苦,他决定继续进修。之后,李双虎去济南找到大舅李芳阁学习面塑技艺。“半年的时间,就跟俺大舅学了一个唐僧,他捏的唐僧不论人物形象、服饰和动态都与别人的不一样。俺大舅的作品,既有舞台艺术魅力,又不乏生活气息。”
学艺归来后,李双虎举一反三,不断创新技艺,在创作一件面塑作品时,他认真观察生活,人物动作、衣服褶皱等都认真观察后才动手捏制。“只有蜷胳膊时,这里才有褶皱,如果胳膊是垂直的,那就没有褶皱了,如果你硬要在这里捏出两道褶皱来,那就错了。”经过长时间对生活的观察,李双虎对人物的形象、服饰和性格特征均烂熟于心。“捏人物时,一定要确定人物的特征,不能把人物的服饰和兵器搞错了,如果错了,就算你捏得再像,也不是本人了。”李双虎指着旁边的杨贵妃说,“不论谁捏,杨贵妃都要穿黄色的披风。王昭君如果不拿琵琶,就算给她穿上披风,别人也不知道是王昭君。捏武将,兵器不能拿错,错了就不是这个人了。”
从事面塑30多年来,李双虎在传承老一辈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曾被评为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面人)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等荣誉称号。
为了继承传统文化,弘扬面塑艺术,让农村贫困户及村无业人员免费学习到面塑技艺。2017年,李双虎自费设立了面塑传习所。“只要有人来学,我都会免费去教。要把面塑技艺传承下去,不能让面塑技艺从我们这一代失传。”返回菏泽大众网首页>>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