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微信:dzw5122000
ee.jpg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
ww3.jpg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011.jpg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为...
2_副本.jpg
菏泽市食药监局极力构建“社会共治”的食品...
菏泽大众网
首页 > 山东新闻
青岛海上旅游实施综合监管 定期公布"黑名单"
2015-08-25 08:35:00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杨晓星 臧彦卿
由山东省青岛市政府统一协调,交通港航部门综合管理、海事部门依法监管、属地政府管理为主建立海上旅游经营企业失信公开和惩戒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行业“黑名单”■市交通港航部门是海上旅游牵头部门,负责建立信息通报、督查、考核等机制 

  由山东省青岛市政府统一协调,交通港航部门综合管理、海事部门依法监管、属地政府管理为主建立海上旅游经营企业失信公开和惩戒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行业“黑名单”

  ■市政府设立了海上旅游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海上旅游监管工作,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交通、海事、旅游、海洋渔业、公安、工商、城管、安监、体育等部门和相关区(市)政府为成员单位

  ■市交通港航部门是海上旅游牵头部门,负责建立信息通报、督查、考核等机制

  ■相关部门和涉海区(市)政府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涉海各区(市)人民政府建立海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具体承担本区域的海上旅游经营行业监督管理工作

  近日,为进一步整顿海上旅游秩序,加强安全监管,青岛市编委办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了青岛市海上旅游综合监管工作体制机制,市政府已正式印发有关文件。

  据了解,青岛市海上旅游市场秩序总体平稳,但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职责边界不清,联合执法机制不健全;新兴海上游乐项目存在监管盲区;海上旅游安全存在局部隐患等问题。针对海上旅游乱象,本次体制机制调整的总体思路是“市政府统一协调,交通港航部门综合管理、海事部门依法监管、属地政府管理为主”。

  建立高层议事协调机制。市政府设立了海上旅游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海上旅游监管工作,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交通、海事、旅游、海洋渔业、公安、工商、城管、安监、体育等部门和相关区(市)政府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委,具体工作由市交通运输委港航管理局承担。

  明确牵头部门,落实职责分工。市交通港航部门是海上旅游牵头部门,负责建立信息通报、督查、考核等机制,加强督查考核,严格奖惩问责机制,相关部门和涉海区(市)政府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明确了海事、旅游、海洋渔业、公安、工商、城管、安监、体育等部门职责分工。涉海各区(市)人民政府建立海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具体承担本区域的海上旅游经营行业监督管理工作。

  消除监管盲区。近几年,青岛市沿海相继出现了帆船、水上自行车等新兴娱乐项目,长度小于5米的船舶,如游艇、摩托艇等从事海上旅游经营活动日益增多,存在监管盲区。对此,青岛市明确由市交通港航部门牵头负责,监督检查通过帆船、水上自行车等体育娱乐形式从事海上旅游经营活动的行为;监督管理游艇、水上摩托等5米以下船艇从事海上旅游的经营活动。

  建立海上旅游联合执法机制。每年旅游旺季(4月中旬—10月底),开展海上旅游联合执法,集中人员力量,从交通港航、海事、旅游、海洋渔业、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和相关区市各抽调2至3名执法人员联合执法。同时,强化现场执法力度,交通港航、海事等部门要充分授权,确保一般性违法违规案件由联合执法人员当场处罚办结。细化工作制度,针对游客投诉多的旅游项目,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集中力量整治。对排查出的欺诈经营、违规操作行为要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落实,确保发现的问题得到解决、查出的隐患得到整改、反馈的意见得到落实。

  建立企业失信目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海上旅游经营者、海上旅游码头(设施)经营者等既是海上旅游市场主体,也是海上旅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主体。市工商局会同市旅游局建立海上旅游经营企业失信公开和惩戒机制,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同时纳入企业信用监督评价体系,定期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和社会监督作用,制定行业经营规范,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对其会员的经营行为和服务质量进行自律管理。

  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保障海上旅游安全。规划部门会同港航、旅游、海洋与渔业等有关部门,根据海洋功能区划以及海上旅游发展需要,编制海上旅游码头(设施)规划;海洋渔业部门会同旅游、港航、体育、海事等有关部门,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和海上交通安全需要,划定海上旅游活动使用海域的区域,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后向社会公布。(杨晓星 臧彦卿)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http://sd24.dzwww.com/heze/)、大众网菏泽频道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hz.dzwww.com),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付娜
本文相关阅读


娱乐
社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新闻
重磅专题
新闻视频
大家在看
精彩推荐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