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重磅专题 > 2012专题总汇 > 崛起的新煤都 > 煤炭人

张集煤矿综合管理科职工杨振“书写”无悔人生

2014-02-22 15:45:00 作者:梁燕妮  来源:大众网菏泽频道
有这么一个人,在得知市里有一个通讯员培训班时,不顾自己发着38.2度的高烧,一大早从家里骑着摩托车赶到了公共汽车站,在坐完公共汽车后再转乘一次BRT,然后再步行10几分钟,共历时近4个小时赶了过来,并且坚持做到了认真听课。这个人就是山东丰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集煤矿综合管理科的职工杨振,也有人叫他写稿“发烧友”。

    杨振在2011年山东省煤矿安全宣传暨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领取证书

    杨振

     

      大众网菏泽2月22日讯(通讯员 梁燕妮)有这么一个人,在得知市里有一个通讯员培训班时,不顾自己发着38.2度的高烧,一大早从家里骑着摩托车赶到了公共汽车站,在坐完公共汽车后再转乘一次BRT,然后再步行10几分钟,共历时近4个小时赶了过来,并且坚持做到了认真听课。这个人就是山东丰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集煤矿综合管理科的职工杨振,也有人叫他写稿“发烧友”。

      2000年3月,时年22岁的杨振从胜利石油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了枣庄市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参加工作,先后干过采掘、运搬、机电等井下工作,2002年6月底起开始到该公司工会办公室从事宣传干事职务,2007年6月起开始担任该公司的党政办秘书兼公司团委书记职务。

      由于所在企业规模小,人才匮乏,建矿30年来无一篇稿件见诸于企业外部媒体,使得企业真真正正得“名不见经传”。所以,在他从事工会宣传干事以后,当时领导安排给他的任务仅仅是负责制作报栏、宣传栏、矿务公开、黑板报等工作,而对外宣传报道工作,领导根本就没有安排。但杨振来自井下一线,对矿工有着极深的感情,深深感动和体味着矿工的艰辛和酸甜苦辣,他决心拿起自己手中的笔为工友们鼓与呼,热情讴歌那些可亲可敬的矿工兄弟们,为抛洒青春热血的煤矿兄弟喝彩,为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喝彩。

      没有新闻专业知识怎么办?自学!为了提高新闻写作技能,他把别人工余时间用在喝酒、打牌、玩麻将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学习上。在此,杨振注重跟报刊学,对于向科室发放的报纸、杂志,他都十分重视,认真阅读,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写法、技巧,从一篇篇稿件、一件件作品中细细品味,寻找新闻的“味道”,从别人的成功实践中归纳出理论性的东西。从书籍中学,对于生涩、抽象、概括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杨振也进行了“恶补”。他购买了大量的新闻专业书籍,初步掌握了部分新闻专业知识,学会了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学会了用理论指导实践。多拜名师,他利用电话拜访的形式,常跟许多优秀通讯员联系,跟他们沟通思想,交换观点,畅谈体会,加深友谊,无形之中也提升了自身素质。

      很快,他的稿件开始见诸报端。在他担任该公司党政办秘书兼公司团委书记以后,他努力克服工作紧张、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挤出时间进行采访,加班加点赶写新闻稿件。以致于了解他的工友这样说:“杨振上班写公文、撰讲话、搞方案,下井忙调研、细采访、察实情,加班熬夜写新闻稿件,经常是‘白+黑’、‘5+2’的连轴转,典型的煤海‘拼命三郎’!”最终在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工作期间,他共在《工人日报》《中国安全生产报》等媒体发表稿件1078篇;获得过“山东省煤炭系统优秀文化工作者”、“全省煤矿优秀安全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38次。

      2010年10月18日时任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报的副总编崔涛(现任两报党委书记),在湘煤集团培训班上作了题为《把握媒体用稿规律  提高稿件刊用率》的讲座。他指出,“企业不一定非得大才有影响力,当然大了更容易产生影响力。比如山东,大企业不少,但有个张山子煤业,企业规模也不大,每年都能在我们报上发几十篇稿件,比一些大型企业不差,就是有那么一两个能写、会写的,会抓‘天时’,几年努力也就有了影响力了。就有其他企业拿着报纸到他们那里去学习。”其实,崔涛所说的那个“一两个能写、会写的”就是杨振。

      2010年11月30日中国煤炭报编辑庞舒月在通讯员QQ群里说,“杨振基本上是通讯员中写现场写真的第一高手。他的特点是既能反映矿上的情况,又能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而且文笔生动通俗。大家可以专门研究一下杨振的现场写真,提高自己写新闻特写的能力,提高上稿率。”2011年1月6日中国矿业报编辑赵京燕也在通讯员QQ群里说,“杨振写的现场新闻一般都有情节,有故事内容,有深度。请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我这辈子做不出来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唯有动动笔,写点东西。虽然经常在深夜里,一个人在电脑旁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忍受着寂寞和清苦,但侥幸发稿时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则是别人无法所体会到的。”把“爬格子”当成“乐事”的杨振,提起这些“豆腐块”的“制作过程”,感觉挺值。

      就在他的“书写”“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杨振也被迫面临了他人生当中的一次艰难选择。

      按照山东省关停年产能30万吨以下矿井的政策,杨振所在的枣庄市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计划于2014年12月末进行关闭。因为知道大多数企业招工都是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缘故,而杨振在2013年11月份就要满35周岁。因此,他最终痛下决心——与其“坐以待毙”,面临无路可走的囧途;不如趁着“年轻”,先主动离开寻找“生”的出路。恰巧这时他从网上看到了山东丰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张集煤矿招聘井下电钳工的启事,他的年龄正处于招聘的“上限”。

      自己本来就是学机电专业得嘛,机不可失。为此,杨振勇敢地对自己作了“清零”,毅然决然辞去了已从事6年整的该公司党政办公室秘书及团委书记(兼)职务;于2013年6月经过报名、体检、考试、面试等环节,应聘来到了张集煤矿准备从事井下电钳工工作。此举意味着他放弃了还有1.5年的“管理干部待遇”,损失了一次性经济补偿金16200元。哪知在他岗前培训即将要结束时,该矿综合管理科兼人力资源科万通科长因为以前在报纸上经常看到杨振所刊发的文章,便向矿部提出了建议,提议杨振到矿综合管理科来工作,矿部领导遂采纳了这一建议。

      自从来到张集煤矿以后,杨振一切从零开始,并经常用“当一个好工人,首先应该热爱岗位,踏实劳动,诚实奉献!”和“许多人都期望得到,却忘了自己要付出什么。”这两句话来告诫并勉励自己。通过学习适应工作,交流、沟通熟悉环境,迅速完成了角色转换。坚持以“尽心当好助手、尽力干好帮手、尽责做好旗手”为岗位职能定位,较好完成了文字、文件、文档、文案等综合管理工作。同时继续挖掘兴趣爱好,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矿业报》等上级新闻报刊发表稿件72篇;在矿简报、集团丰源报等内部刊物发表稿件5篇。

      今年1月23日,杨振高兴地收到了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高本层次的成人高等教育录取通知书。对此,他解释道:“无论自己身处何种状态,都不要放弃和忘记学习,人最可怕的就是满足和不思进取。”而他的朋友们更愿意相信——这是杨振在继续“书写”自己无悔人生的再次扬帆和启航!

初审编辑:丁厚勤
责任编辑:李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