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焦点图片 > 房产

房企销售层面遇阻股价偏低 "野蛮人"抄底进击房企

2014-06-13 08:58:00来源:新京报 作者:方王洋
今年以来,不论是在地产股二级市场还是房屋交易平台上,不时会闪现保险资金的身影。部分险资通过大批购进股票而成为房企大股东。在业内看来,险资进入房企,多是趁此时房企业绩下探时的抄底行为,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更多房企被险资“举牌”。

      今年以来,不论是在地产股二级市场还是房屋交易平台上,不时会闪现保险资金的身影。部分险资通过大批购进股票而成为房企大股东。在业内看来,险资进入房企,多是趁此时房企业绩下探时的抄底行为,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更多房企被险资“举牌”。

      “野蛮人”的暗战

      “一觉睡起来,企业的大股东换人了。”这种情况不管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可称得上是噩梦。今年4月,生命人寿在二级市场持续增持金地集团股票。截至4月底,生命人寿俨然已位列金地第一大股东。与此同时,另一家险资——安邦保险成为金地第二大股东,而原先的第一大股东福田投资则退居第三位。

      在金地被险资增持之时,金融街也被险资这一“野蛮人”盯上。安邦保险旗下和谐健康趁金融街股价下跌之际,斥资2.57亿元买进金融街约5163万股股份。之后,和谐健康持续买进,目前的持股比例已达5%。

      值得注意的是,险资与房地产的渊源已不仅限于股市二级市场。最近,平安保险在房地产金融领域也频频试水。5月20日,平安推广房屋交易网络平台“平安好房”,3天后,平安推出“好房宝1号”这一房地产互联网金融产品,引起市场关注。

      低市值成最大诱惑

      实际上,险资进军楼市已早有动作,如泰康人寿、合众、新华、国寿等保险公司早已纷纷涉足养老地产。而这一轮保险企业在股市二级市场的动作,与今年以来房企市值相对较低有关。

      同策咨询研究部张宏伟介绍,上半年受银行信贷紧缩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期。此时,企业的销售层面也遇到一部分市场阻力,房企市值也相对低估,甚至有的企业股价偏低、破净,从市场时机的角度来看,的确成为资本市场“野蛮人”举牌房企的机会。

      同时,在业内人士看来,大多数险资企业都有布局养老地产的计划,当前险资企业“举牌”房企,尽管不会马上形成险资与房企开发养老地产的战略联盟,但随着险资的被举牌房企的影响力日渐加大,不排除今后会利用房企在房地产领域的优势开展养老地产布局。

      险资或将持续发力

      险资进军房地产行业,不仅与保险企业的盈利和战略布局相关,也与房企较大的资金需求有关,一定程度上它们是互利的。

      但另一方面,险资收购房企过程中之所以被称为“野蛮人”,也与资本大鳄常见的操作模式相关。据介绍,这些资本大鳄作为杠杆收购者,大多数杠杆收购公司后,不是依靠经营赚取利润,而是通过更高的价格退出,或者出售资产,或者依靠大幅度消减成本而提升估值水平,从而获取丰厚的回报。

      在当前房企价值被大幅低估的情况下,极有可能被“野蛮人”举牌。“在沪深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比例低于30%、股权分散、市净率较低的房企都可能面临被举牌的风险。这其中不乏金地集团、万科A、金融街这样的行业巨头。”张宏伟表示。

      实际上,为了应对“野蛮人”,部分房企也已有所行动。例如,金融街被险资大笔买进股票时,其大股东金融街集团通过持续增持股份来提高持股比例。万科在今年5月底正式启动事业合伙人制度,随后合伙人团队连续三天增持,在耗资逾7亿元后,已成功跻身万科前十大股东的行列。至此,万科成为第一个有效对抗“野蛮人”收购的房企。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