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微信:dzw5122000
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
民生实事.jpg
城乡就业方面:强化就业培训,完成技能培训7...
1111111.jpg
8月底9月初的每个周里,菏泽的新闻发布会都在...
1011.jpg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为...
2_副本.jpg
菏泽市食药监局极力构建“社会共治”的食品...
菏泽大众网
首页 > 房产家居频道 > 楼市中国
多数城市楼价跌回一年前 今年房价还得再跌会儿
2015-01-20 14:38:00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2014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中国楼市延续2014年5月以来的整体下跌态势,房价下行压力依然难减。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2014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中国楼市延续2014年5月以来的整体下跌态势,房价下行压力依然难减。

  中国楼市在经历了2013年的量价齐升后,多年来节节上涨的房价在2014年开始降温。作为2014年的收官之月,12月的房价指数无疑备受关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方面,与2013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8个,上涨的仅有厦门和郑州2个城市。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水平已回归至一年前,甚至更低。曾经被认为只涨不跌的楼市“避风港”一线城市也未能独善其身。

  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份,以北上广深等为代表的全国重点城市房价依旧延续着2014年5月以来的同比下跌走势。在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方面,北京房价同比下跌3.4%,上海房价下跌4.4%,广州下跌4.8%,深圳下跌1.3%。其中,房价跌得“最狠”的要属杭州,其房价同比下跌超过10%。在二手住宅价格方面,除深圳以外,北上广房价也均有所回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分析称,从房价的同比下降幅度看,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综合平均降幅均比11月份有所扩大。

  瑞银中国房地产行业研究主管李智颖表示,楼市调整、房价回落的态势短期内很难改变,房价普跌的现象将持续一段时间。“房地产到了一个结构性的拐点,供大于求已经是一个基本面”。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房地产行业已告别原来的高增长的“黄金时代”,进入平稳发展的“白银时代”。在此背景下,中国单独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的调控政策将越来越少。今后,房地产市场调控作为整体宏观调控的一部分,正逐步被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范畴进行全盘考虑。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近期,中国相继印发《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房地产税立法等楼市长效调控机制也正在研讨中。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认为,这一系列政策将从根本上重塑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模式。“这些长期调控手段无疑将增加土地市场的供给,未来将有效平抑房价。”

  趋势>>> “以价换量”仍是当务之急

  随着政策宽松持续以及成交攀升,房价环比跌幅继续收窄,楼市下行压力得到阶段性纾解。不过,就全国楼市来看,稳定住房消费、去库存依旧是主基调。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降幅分别为0.2%和0.3%,均比11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的城市分别有48和36个。

  虽然房价跌幅收窄,楼市下行压力有所减缓,但从全国情况来看,去库存压力依然较重。稳定住房消费、去库存依然是未来一段时期楼市“主旋律”。尽管库存压力有结构性因素,但基数过大以及成交回归常态,都将使得楼市去化承压。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12月底,其监测的主要城市的库存量较上月继续增长,环比上涨1.3%。一些房企年底冲量加大推盘力度,导致库存上升。

  分析人士指出,在楼市“去行政化”日趋明晰的背景下,2015年楼市在政策面、市场面、资金面上将维持宽松、平稳态势,与此相适应,成交情况也难以维持2014年底的“翘尾”放量态势,而可能冲高回落进入平稳状态。

  快房网首席评论员程伟明认为,尽管住宅库存已构筑顶部,且楼市整体环境预期将更加宽松,但就绝大多数城市和开发商而言,去库存、“以价换量”仍然是当务之急。据新华社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菏泽大众网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hz.dzwww.com),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彭方方
本文相关阅读


娱乐
社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新闻
重磅专题
新闻视频
大家在看
精彩推荐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