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管理」

基层站所四位一体
新中国成立之初,菏泽仅有公路3条、210公里,而且全是土路。1967年,首次铺设了73公里的沥青路面。 改革开放后,菏泽公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先后建成了日东、日南、济菏、德商南段等4条高速公路,里程259公里,使全市5县2区通了高速公路,“米”字形高速公路框架初步形成,菏泽纳入了济南、郑州2小时生活圈。14条国省干线公路全部升级为二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1571.4公里,其中一级公路发展到132公里,建成了“十”字形一级公路框架。曹县庄寨镇依托日南高速和220国道,建成了桐木加工出口创汇基地和交易集散地,辐射并带动周边2省6县10多个乡镇,形成拼板、木工板、胶合板、刨花板、锯沫板等多系列林木加工及半成品加工链,庄寨镇成为中国桐木加工第一镇。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765.9公里,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96.8%,改造农村公路窄危桥212座,方便了农民群众通行,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民营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定陶县冉固镇聂庄村以前是村里村外全都是土路,往返运输靠地排车,进出最快的是光脚板。柏油路修通后,群众出行难问题一举解决;两年多时间发展养殖户30余户,蔬菜种植面积增加400亩,建起了规范化小学、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中心,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大转变。 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9596.4公里,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为主骨架,县、乡、村道为辐射,干支相连、路网稠密、布局合理、畅安舒美的公路网络。
近年来,菏泽市交通局不断健全行业监管机制,开展运输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提高运输市场管理水平,规范客运班车、公交车、出租车、客运三轮车经营行为,严肃查处“倒客、甩客、宰客”等违规经营行为,及时处理乘客投诉案件;严厉打击“黑车、黑户、黑班、黑线”等非法营运;较好地维护了乘客的合法权益。严查超限超载、非法改装、无证运输、客车超员等违法运输行为。统一为出租车安装了专用“T”字头牌照,为快速有效地打击“黑出租”提供了有力手段。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出台了《公交车服务规范》、《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规范》,让广大乘客享受到一流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