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保险

人保车险电销乱象:客户信息从何而来

2013-04-03 08:29:00 作者:刘雅芳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网连续两日报道了北京郭女士被人保车险电销骚扰的经历,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网友都表示遭遇过电销骚扰,并对个人信息安全表示担忧。据悉,“按正常渠道获得的名单”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保险公司以免费赠送保险的名义收集客户信息。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3日讯(记者刘雅芳) 本网连续两日报道了北京郭女士被人保车险电销骚扰的经历,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网友都表示遭遇过电销骚扰,并对个人信息安全表示担忧。昨日,人保通过相关机构联系本网表示,“郭女士应该是碰到了山寨电销车险”。那么,个人信息是从何处泄露出去的呢?

      为挖客户信息 费尽心思

      被电销骚扰的很多人中都有和郭女士有同样的疑问,电销人员是如何得知自己个人信息的?根据保监会《关于尽快遏制电销扰民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严禁保险公司非法买卖使用客户信息,电销座席人员必须按正常渠道获得的名单进行销售,严禁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交换使用保险消费者信息资料等。

      据悉,“按正常渠道获得的名单”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保险公司以免费赠送保险的名义收集客户信息。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透露,保险公司赠送保险是真,并非骗局,但其根本意图就是获取客户资料。

      对于客户信息来源疑问,记者咨询了人保车险客服。客服介绍道,客户在4S店购车上保险、验车、原保单代理人跳槽时有可能会发生信息泄露,另或通过一些其他手段获得的客户信息。

      中国经济网点评:

      人保车险电销扰民事件并非个例,而是保险电销业务的一个顽疾。2007年起,部分财产保险公司开办了机动车辆保险电话营销专用产品,这原本是一件利民的好事,结果却变成了扰民的头疼事。保监会也曾先后多年发布监管规定,但电销扰民事件依然屡禁不止。

      从郭女士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保险公司和监管部门在电销业务的管理上存有盲点:

      盲点一,双方只盯着公司的电销平台,而私人电话销售不在管辖范围,让一些销售人员钻了空子。而且据人保客户介绍,考取保险代理资格的销售人员可以代理多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而这些销售人员又不含在保监会监管的电销业务范围内,保险公司的电销平台也不会管理自家产品的代理,因而造成了监管漏洞。

      盲点二,行业信息共享平台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该平台不能仅是为保险公司提供客户信息的来源,而应该配套相应的管理规范,不然就会出现一个客户应对N家保险公司的局面。在此,记者呼吁监管层和保险公司更多的从客户的角度思考,完善电销业务监管和管理机制。

      若您有相关投诉可联系本网,联系方式:cj@ce.mail.cn

      相关阅读

      人保车险电销乱象:行业信息共享平台形同虚设?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