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焦点新闻

媒体人狠批郎咸平妖魔化M2:央行并没有滥发货币

2013-02-23 10:13: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本文的基本结论:中国M2增长主要靠准货币(各类存款——不含M1中的活期存款,下同)增长带动的;中国印钞速度是合适的;中国央行并未滥发货币。郎咸平所称的“中国荣膺2012年全世界最大印钞机”显然不是指基础货币增加额,因为,2012年末,中国基础货币余额是25.2万亿元,全年新增加基础货币为2.7万亿。

      最近,著名娱乐明星兼“财务专家”郎咸平发了一条含标点符号137字的微博称“中国荣膺2012年全世界最大印钞机的桂冠”,炮打统计局、《人民日报》和货币当局,可谓一炮三响。同时,也是一炮三错,郎咸平博文显然存在概念错误、数据不准、结论虽轰动但是错误三大问题。

      鉴于众多经济学家和公众对中国式M2普遍误读,甚至恶意妖魔化严重,笔者将在《华夏时报》“金融常识系列谈”中分四篇从概念与总量、M2与GDP比重、央行的有限责任、利弊等方面逐一批驳与分析。

      本文的基本结论:中国M2增长主要靠准货币(各类存款——不含M1中的活期存款,下同)增长带动的;中国印钞速度是合适的;中国央行并未滥发货币。

      第一错:概念和逻辑错误

      郎咸平微博全文是:“【中国荣膺2012年全世界最大印钞机的桂冠】去年全世界新发行26万亿人民币,中国就占了一半。而且中国GDP不过占全世界8%,但却占了全世界货币总量的27%。为了掩盖烂(应为滥)发货币钞票所引发严重通胀以及沸腾民怨,不但统计局造假,而26号《人民日报》还假意谴责其他国家货币放水,完全无视中国才是全世界最大放水国。”

      假设郎咸平第一个数据是准确的,即:2012年全球新发行26万亿人民币,那么,中国占一半就是13万亿。

      郎咸平所称的“中国荣膺2012年全世界最大印钞机”显然不是指基础货币增加额,因为,2012年末,中国基础货币余额是25.2万亿元,全年新增加基础货币为2.7万亿。

      所谓的基础货币亦称“货币基数”、“货币基础”、“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经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而能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货币。西方国家的基础货币包括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

      我再次不厌其烦地帮郎咸平算笔账,假设他所称的印钞是指M0新增额。

      央行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M0余额是5.5万亿元,同比增长7.7%。不要谈当年M0新增量了,就连余额都达不到他称的新增“印钞”13万亿的一半。

      退一步,假设郎咸平所称中国印钞第一数据是M1的新增额。

      央行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M1余额是30.9万亿元,当年新增的额度是1.9万亿,远远达不到13万亿。

      根据郎咸平博文表述,新发行货币,最接近的金融专业术语叫“货币发行”。所谓的货币发行,是指发行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投放货币的行为。按其性质,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它包括货币投放和回笼两个方面。因此,货币发行量等于一定时期内货币投放量和货币回笼量的轧差数。中国公布的货币发行量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与出入库轧差数扣减商业银行业务库库存数。

      2012年末,中国央行“发行货币”余额为60645.97亿元。

      因此,去年央行印钞13万亿的数据是完全错误的。

      第二错:M2增长≠印钞增加

      通过排除法,郎咸平所说的央行印钞13万亿显然是指中国M2去年的新增加量。根据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数据,2012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97.4万亿元,当年M2新增12.2万亿,即便四舍五入也未达到郎咸平所言的13万亿元,此乃数据不准,尚算小错。

      即便郎咸平关于M2增长是准确的,那么其结论也是错误的,因为,M2增加的额度不一定是印钞增加获得的。

      中国央行的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1=M0+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0是流通中的现金。

      在金融学专业术语中,将上述M2中的各类存款叫做“准货币”,准货币=M2-M1。

      央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M1的新增加额度为1.9万亿,换言之,中国M2增加主要是靠各类存款(准货币)增加而增加的,各类存款增加额度是10.3万亿元,占M2新增额度的84.4%;M1新增对M2影响带动仅仅占15.6%。

      显然,中国的M2增加主要靠存款(准货币)增加而增加的,而不是靠印钞增加的。

      M2被称作广义货币,尽管它叫货币,但是,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它不仅仅包括现金货币或狭义的货币,更多的是各类存款(准货币)。

      郎咸平在概念、数据、结论上都是完全紊乱的。

      第三错:中国M2高并非央行放水

      郎咸平在上述错误数据、错误逻辑、得出错误结论基础上得出更大的一个错误是:中国是世界最大放水国。

      即便郎咸平不懂金融,你在微博上还认证为“经济学家”,想必略懂经济吧。

      那好,我诲人不倦地从经济角度跟你谈点金融。

      一个简单的原理是,货币也是特殊的商品,你就把它当成商品吧,无论什么商品,供给过多,就会贬值;不足才会涨价。人民币也不例外。

      假设你的结论是对的,中国的货币——人民币印刷多了,那么会出现两个结果:对内,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对外,人民币会对所有的货币大幅贬值。总之,是人民币不值钱了。

      先看通胀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这远远未达到任何国家设定的或者教科书上的通胀标准,更谈不上恶性通胀的标准。

      对了,你说过,“为了掩盖烂(应为滥)发货币钞票所引发严重通胀以及沸腾民怨,不但统计局造假……”

      那好,咱们放弃这一指标,告诉你一个造不了假的指标:人民币对美元涨跌幅。

      央行数据显示,2012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55,比上年末升值0.25%,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22%。

      还是央行数据:2012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55元,比上年末升值154个基点,升值幅度为0.25%。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1.68%。

      如果你对央行的数据也不信,好,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2012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73%,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22%;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年12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23.25%,实际有效汇率升值31.86%。

      总之,郎咸平那条微博在新浪和腾讯共被转发四万多次,仅仅腾讯被阅读253万人次,虽然很热,但是,完全错误,非要说点积极意义的话,就是他向金融专家展现出了一个丝毫不懂金融无知的勇气,以及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过剩的民粹情绪。

      如果郎咸平对金融学——好歹也是一门学科尚存一丝敬畏的话,道歉是应该且必须的。 (作者为本报总编辑助理、财经部主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