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焦点新闻

中国不锈钢水槽遭美国高额“双反”

2013-03-28 14:22:00 作者:滕飞  来源:国际商报
根据美国商务部今年2月裁定的征税幅度,美国将对中国产不锈钢水槽征收27.14%~76.53%的反倾销税以及4.80%~12.26%的反补贴税。根据美商务部今年2月裁定的征税幅度,美国将对中国产不锈钢水槽征收27.14%~76.53%的反倾销税以及4.80%~12.26%的反补贴税。

      根据美国商务部今年2月裁定的征税幅度,美国将对中国产不锈钢水槽征收27.14%~76.53%的反倾销税以及4.80%~12.26%的反补贴税。这一制裁将对我国出口大省广东造成冲击,但不锈钢水槽业的内外平衡性正在增强,预计影响不会十分明显。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近日作出终裁,认定中国输美厨具不锈钢拉制水槽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据此美国将向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关税。

      根据ITC通报,六名委员一致同意作出上述决定。由于美国商务部(DOC)此前已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不锈钢水槽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根据美方程序,美商务部现在可以要求海关对此类产品征收“双反”关税。

      根据美商务部今年2月裁定的征税幅度,美国将对中国产不锈钢水槽征收27.14%~76.53%的反倾销税以及4.80%~12.26%的反补贴税。

      国际商报记者了解到,这一制裁将对我国出口大省广东造成冲击,相关产品的涉案金额超过8000万美元。但业内人士认为,不锈钢水槽业的国内外平衡性正在增强,贸易摩擦给企业运营带来的动荡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发布“双反令”

      不锈钢拉制水槽系现代厨房必备工具之一,中国国内不少企业涉足这一产品,且均有对美出口业务。美商务部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相关产品对美国出口总额约1.18亿美元,较2009年增约七成。

      美商务部对中国不锈钢水槽的“双反”调查始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厨卫制造商埃尔凯(Elkay)制造公司去年3月1日提起的申诉。该公司声称,中国输美的此类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倾销幅度为22.81%~76.53%,补贴幅度也高于最低允许标准。

      当月22日,美商务部启动对中国不锈钢水槽产品的“双反”调查,并于今年2月20日作出终裁,认定中国输美涉案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倾销幅度为27.14%~76.53%,补贴率为4.80%~12.26%。

      如今ITC的肯定性终裁也意味着,美商务部将于4月12日前发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令。

      粤企受冲击较大

      “该案是广东产品2012年首次遭遇美国‘双反’调查,对广东影响很大。”一位业内人士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该人士指出,2011年我国出口美国相关产品货值达1.15亿美元,其中广东出口8014.6万美元,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9.7%;广东涉案企业达364家。

      此外,这些出口额较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省佛山、顺德、江门地区,美国裁定的高额“双反”税将会对上述地区的相关企业出口造成重大冲击,从而影响广东重点市的外贸出口。

      今年以来,广东省出口增速保持良好态势。据商务部统计,1~2月,广东省出口增速为32.4%,继续保持出口第一大省地位。

      内外平衡缓冲冲击

      “我的钢铁网”不锈钢行业主编柴斌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与之前不锈钢拉丝水槽出口为主不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国内市场对于此类产品的消化能力明显增强。金融危机后,许多企业大力开发国内市场,不再单纯追求国际市场的“一边倒”。因此,“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平衡性增强,有助于企业抵御来自国际市场的动荡”。

      据“我的钢铁网”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包括公共场所在内的我国人均不锈钢消费量已在7公斤/人,相当于发达国家水平。

      美商务部宣布“双反”措施后,涉案的中国企业曾表示,他们将把市场重心转向发展中国家,同时不会完全放弃美国市场,今后将尝试改变产品工艺,研发不同产品,努力分解、规避美国“双反”措施造成的影响。

      对于美国频频挥舞“贸易大棒”,中方多次强调,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对他国不公,对本国企业也没有好处,希望美方不要以看似冠冕堂皇但实际带有很强政治背景的措施来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而应恪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以更加理性的办法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