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银行

银行理财“闹元宵”收益率重回5时代(图)

2013-02-23 10:35:00 作者:马黎  来源:金融投资报
为争抢客户,银行理财产品也讲究“炒概念”,春节的年味儿还未散去,元宵节又开始接棒。银行通过发行该类产品,借助节日营销理念并适当提高产品预期收益率,一方面能为投资者的闲置资金创造出更多收益,另一方面也能更多吸引投资者资金,达到商业银行扩大理财市场份额的目的。

      为争抢客户,银行理财产品也讲究“炒概念”,春节的年味儿还未散去,元宵节又开始接棒。

      在人民币理财产品一片下跌声中,“元宵节”理财产品脱颖而出,带动理财产品收益重回 “5”时代。银行则以送“红包”之名吸引资金,欲争夺2013年理财市场的开门红。

      节日理财开始发酵

      近日,热衷于发行“节日专属”产品的民生银行借着“元宵”概念继续发力理财市场。该行于2月20日至24日在全国范围内发行4款“元宵专享”理财产品,理财期限有35天、59天、89天及181天不等,预期年收益率4.55%至4.85%。

      无独有偶,宁波银行特推两款元宵节专属理财产品。此外,其他银行虽然没有给理财产品贴上“元宵专属”字眼,但销售时间也紧盯元宵节前后,收益略有上涨。记者从渤海银行成都分行获悉,该行近日在售产品多达10余款,投资期限从35天至490天不等,预期年化收益在5%左右,最高收益率达5.4%之间……

      银行参与“闹元宵”,让节后的理财市场热闹非凡。而“元宵节”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成为一大亮点。2013年以来,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几乎全线走低。据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1%,较2012年12月下滑6个基点。就连收益长居冠军宝座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近期也表现逊色,1月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4%,与去年12月份相比下滑5个基点。

      靠噱头赚市场份额

      揽储,已成为银行永恒的主题,在“季度考核”的压力之下更为疯狂。

      某股份制银行成都分行零售银行部的谢经理分析指出,春节刚刚过去,投资者的“闲置资金”还比较充裕,银行自然会通过“节日营销”来吸引这部分资金。“银行也搭上元宵理财热完成一季度的工作,同时对银行一整年监管指标的达成,起到示范作用。”

      其实去年以来,银行“傍节理财”便层出不穷,儿童节、端午节、教师节、重阳节等大小节庆,都成为银行挖金的“利器”。普益财富提供给记者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农业银行、民生银行等12家商业银行,推出“节日理财”产品共计81款,“节日营销”在不断发酵。

      那么,“节日”理财能否送给投资者真正的大“红包”?普益财富的研究员曾韵佼告诉记者,“这些节日理财产品,与常规理财产品并无多少区别。今年的"元宵节理财产品",投资期限较短,期限多为1个月、2个月、3个月;投资资产配置方面,在传统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的基础上,增加了基金资产,有利于增加投资者资金收益。银行通过发行该类产品,借助节日营销理念并适当提高产品预期收益率,一方面能为投资者的闲置资金创造出更多收益,另一方面也能更多吸引投资者资金,达到商业银行扩大理财市场份额的目的。”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