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新闻

成武大田集:蒜乡“蒜事”串成串

2014-05-09 20:51:00 作者:于得水  来源:大众网菏泽频道
“五月沿,拔蒜薹。”这是大蒜之乡的“谚语”。每年的五一刚过,成武县大田集镇的农民就围着大蒜忙活起来了。5月6日,我们在该镇采访发现,绿油油的大蒜苗,被风一吹,如大海波浪,起伏不定的甚是迷人。大蒜田里蒜农忙碌的身影,更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成武县大田集镇每年种植大蒜10万多亩。农民围绕大蒜增收的那些事,看起来简单,其实还真的有点意思呢。不信?您瞧瞧:

    蒜乡田间忙,蒜农们正在拔蒜薹

     

      大众网菏泽5月9日讯(通讯员 于得水)“五月沿,拔蒜薹。”这是大蒜之乡的“谚语”。每年的五一刚过,成武县大田集镇的农民就围着大蒜忙活起来了。5月6日,我们在该镇采访发现,绿油油的大蒜苗,被风一吹,如大海波浪,起伏不定的甚是迷人。大蒜田里蒜农忙碌的身影,更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成武县大田集镇每年种植大蒜10万多亩。农民围绕大蒜增收的那些事,看起来简单,其实还真的有点意思呢。不信?您瞧瞧:

     

      腰里掖把绳 等于去务工

     

      我们在大蒜田里看到,凡是拔蒜薹的农民,无论男女,腰里都掖着一把那些五颜六色的尼龙绳。看他们倾身麻利的把一根根大蒜薹从大蒜棵上拔下来,在接近一把手攥不住的时候,就抽出一根绳子来,围着蒜薹转上两圈,打一个死结,一把捆好的蒜薹放在田埂上,然后又忙着拔下一把了。田集村的村民马爽告诉我们,这样在大蒜田里捆好的蒜薹,每公斤比不困的多卖5毛钱。她说,如果不捆成小把的蒜薹,在市场上还不好卖呢。

     

      原来,蒜薹在流入市场或者进恒温库储存,必须捆成在一斤左右重量的小把。前者在市场销售的时候,方便卖的和买的,后者方便恒温库主不用在花钱雇人2打把了。恒温库主范成军介绍,蒜薹上市期间,也是最难雇人的时候,工钱贵是一方面,关键务工的少。他说蒜薹入库必须得赶时间,不然以发热就影响品质了。“我们把蒜农在大田里捆成的蒜薹收购后,回来就可以直接装进保鲜袋里入库了。不但节省了开支,还保证了蒜薹的鲜度,销售的时候就不做难了。”范成军对此举很是满意。

     

      腰里掖把绳子,蒜农不但增收,收购的也节省了雇人开支。所以,一些恒温库的老板们,有的干脆雇人把绳子剪好,直接送到蒜农的手中,然后在田间地头开磅收购。蒜农也喜笑颜开:“腰里掖把绳 等于去务工”。他们仅在大蒜田直接拔蒜薹捆把这一项,每个人一天就可以增收60多元。

     

      开车两头跑 收入真不少

     

      全镇10万亩大蒜蒜薹集中上市的时候,忙碌的不仅仅是广大蒜农。一些头脑灵活的小青年,总会在这大忙的季节里找准赚钱的机会。那就是:当“蒜倒”。

     

      陈庄村的陈景安告诉笔者,其实当“蒜倒”很简单,有一辆机动三轮车和一台磅秤,再准备2万多现金就行了。他说开车随便停在一个田间地头,收购、装车,然后把蒜薹送到恒温库或者外地来收购的大车那里就行了。他说恒温库主和外地的收购商,大都是每公斤蒜薹给0.4元左右的差价,一天倒两次,一次收购6000多斤,一天挣个3000元左右。

     

      镇长孙景元告诉我们,每年的蒜薹、大蒜集中上市期间,全镇的“蒜倒”车达到8000多辆。他说也是有这些蒜倒的参与,不但方便了外地来收购蒜薹和大蒜的客户能及时收购外运,还为全镇恒温库主及时的入库保鲜夯实了基础,同时这些蒜倒也增加了经济收入。为此,镇上专门成立有公安、工商、税务、城建等部门参与的“服务执法大队”,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的行为,确保外地客商高兴来收购,满意去赚钱。据了解,一个“蒜倒”车,在蒜薹和大蒜集中上市期间,收入均在3万元到5万元左右,比种植几亩大蒜的收入还多呢。

     

      雇人来管田 打工去挣钱

     

      该镇许花园村的村民刘爱香和邻居几个姐妹雇人把蒜薹拔完,就到企业做大蒜精细加工,一天下来,轻轻松松的就挣到100多元的务工费。象刘爱香这样的农户,在该镇比比皆是。农忙花钱雇工、农闲打工挣钱,成为该镇农民的新时尚。

     

      据刘爱香介绍,爱人在外地工作,她管理着6亩耕地,如果收种不雇工,一个人很难应付繁杂的农活。特别是大蒜,从收刨、剪杆、去胡,到装袋、晾晒,得需要好多工时。如果雇工呢,不但能及时收刨和晾晒,还能保证大蒜的品质,销售时就能提高价格。她说花钱雇工把各项农活轻松拿下,然后抽出时间去打工赚钱。虽说6亩农田雇工得花上千儿八百的,但是到企业上干计件工,每天就能挣到100多元,一个蒜季下来,轻轻松松的挣个万儿八千元不成问题。

     

      在该镇天鸿果蔬公司采访时发现,男壮劳力装车、卸车,中青年妇女加工包装大蒜,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停留一大蒜加工车间,只见足有100多名中青年妇女在忙的不亦乐乎。该公司副总陈春雷告诉我们,他们公司加工的大蒜直接出口日本、美国、印尼等国家,公司每天得用工300多人分级装袋才能不误事。他说按计件开工钱,手把快的一天能挣到100多元。据随行采访的党委书记侯凌雁介绍,镇上采取围绕产业兴企业的措施招大商引大资,全镇催生了机电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四大“朝阳产业”,使全镇每天有8000多名群众参与到企业打工挣钱,2000多农民成为企业的“合同工人”,月工资均在2600以上。

初审编辑:丁厚勤
责任编辑:李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