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定陶区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1-06-08 16:00:18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十三五”期间,菏泽市定陶区以勇于担当、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化改革创新,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狠抓工作落实,走出了一条后来居上、跨越发展之路。

  2020年与2015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由141.5亿元增至213亿元,年均增长8.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8734元、9731元增加到27221元、15076元,年均分别增长7.5%、9.1%。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连续5年位居菏泽市前两位。定陶先后被授予“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区”等荣誉称号。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开启。面对新征程、新使命,定陶区委书记朱中华信心满满:“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走在前列、永葆一流’的目标定位,持之以恒推进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功能、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民生改善‘六个突破’,努力当好全市‘敢于率先突破、后来居上’的排头兵,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王浩勇 韩秀娟

  搭建平台 植桐引凤

  打造生物医药全产业链聚集区

  4月13日,山东二叶全面投产启动仪式在定陶区润鑫生物医药产业园举行。该项目由上海复星医药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可生产18个品种、57个规格的青霉素,正式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到10亿元,新增就业350人。

  出席启动仪式的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说:“山东二叶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市与复星医药合作进入开花结果的新阶段,开辟了我市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近年来,定陶区积极对接全市“231”产业体系,紧紧围绕“一港四园”规划部署,坚持错位发展、率先发展,通过强载体、延链条、优服务,全力把润鑫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样板园区,助推全区生物医药产业全面起势。

  自2018年8月山东二叶开工以来,定陶区克服疫情影响,全力支持项目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向项目倾斜,帮助项目圆满解决进区入园、药号跨省转移等多项难题。使山东二叶在两年八个月的时间内建成投产,建设速度之快、推进效率之高、药号转移之多,创造了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二叶奇迹”。

  2017年,在招引该项目时,因定陶区正在打造的润鑫生物医药产业园不是省级化工园区而无法落地,而申报省级化工园区的12项必要条件,每项又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拿不到‘省级化工园区’批复证书,我主动辞职!”朱中华的话掷地有声。

  定陶区迅速成立工作专班,举全区之力,集优势资源,克服种种困难,全力推进润鑫化工产业园建设。8个月的时间,投入8.5亿元建设资金。2018年6月,定陶润鑫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次性通过省政府认定,成为菏泽市唯一一个以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化工园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推动企业膨胀拉长产业链条,定陶区聚焦全国知名药企和领军企业,相继引进一批引领型、补链型、核心型产业提升项目,争取产业链整体转移,实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链条、一个产业链条生发一个产业集群、一个产业集群造就一个产业基地。

  赛托生物是定陶区的本土企业,也是菏泽市首家A股上市企业,企业上马了9-羟基AD项目,集齐了甾体类医药中间体的“四大母核”,向上游发展建成迪森生物植物甾醇项目,向下游发展新建斯瑞高端原料药项目与和诺倍康成品药项目,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甾体药物全产业链生产企业。

  山东二叶年产青霉素类注射针剂3亿支、无菌原料药500吨,成为全国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青霉素生产基地,形成抗生素类药物产业链。作为投资方的复星医药集团,被定陶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环境所吸引,决定把其全国销售中心落户定陶,年可实现税收2亿元以上,成为园区首家完成由生产链向销售链延伸的企业。

  目前,定陶润鑫生物医药产业园已聚集上海复兴、浙江仙琚、湖北人福、赛托生物等6家上市药企,签约落地过亿元项目23个,其中9-羟基AD、复星二叶是省重点项目,斯瑞药业、和诺倍康是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优选项目,形成甾体药物和青霉素两条产业链。

  2020年,全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79.7亿元,增长40.4%;利润总额10.3亿元,增长50.2%。今年1—4月份,实现产值16.1亿元,同比增长42.7%;利润总额1.4亿元,增长59.2%。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定陶区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今后5年,我们将紧紧锚定‘走在前列、永葆一流’目标定位,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坚持全链条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着力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具有相对优势、支撑财源建设的‘1+3’特色产业体系,全面推进重点产业实现新突破。”定陶区委副书记、区长韩耀辉说。

  深化改革 服务至上

  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新高地

  日前,在定陶区润鑫生物医药产业园内,山东嘉成医药项目的土建工作进入收尾阶段。从项目招引到现在才半年多时间,这样的进度让企业十分惊讶。

  “到年底设备基本安装完毕,具备试生产条件,比预期整整提前了一年时间。”嘉成医药副总经理毛学永说。

  项目进度快,得益于定陶区的“一对一”精准服务,领导包联、专班推进、现场观摩、督查调度的工作机制,让项目建设一路提速。在以往,像嘉成医药这样的项目,办理环评手续就要一年多。为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定陶区推行“容缺受理”“特事特办”,将原先申报的26个产品优化调整为13个,3个月即完成环评。

  区工信局党组成员朱慎金告诉笔者:“按原先他们26个产品,需要两年的建设周期。我们通过分析后,从26个产品优化到13个,让其在一年的时间内,项目就可以上马。一期建成投产以后,二期如果市场允许的话,他们可以继续再上。”

  “一个项目,一名区领导,一个服务镇街,一个责任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推进方案。确保企业在整个开工建设、投产达效的过程中不因为其他的偶然因素,影响项目的建设进度。”定陶区委副书记杨东波说。

  近年来,定陶区按照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的要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健全完善真帮真包、专班推进、现场观摩、督导问责等体制机制,以服务市场主体“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持续创优营商环境,全力打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四最”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市场和企业的发展信心,走出了一条以营商环境大优化推动重点项目快建设之路。

  张新文在山东二叶全面投产开业仪式上表示:“在省药品监管局、菏泽市委、市政府及定陶区委、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项目的审批、药号的转移,还是施工的服务及整个营商环境、兑现承诺来说,我感觉定陶区相关部门做得是很好的。”

  “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干部作风好、营商环境好,企业和项目便会‘不请自来’。”朱中华说。

  为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定陶区把今年确定为“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年”,专门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活动的工作方案》,持续对干部作风进行大整顿、大改进、大提升,大力倡树“走在前列、永葆一流”,谋事力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合作共事,严以律己、清正廉洁四种作风,以“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带动“绝大多数”的作风转变,让企业和群众真正感受到干部的作风之变、态度之变、服务之变。

  随着干部作风的持续向好,体制机制的逐步完善,营商环境的日趋优化,定陶区招商引资正由“请商拉商”向“选商择商”转变。今年以来,全区签约落地符合“231”现代产业体系的优质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46亿元。1—4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2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1亿元,同比增长35.6%。

  产业带动 多措并举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进入5月,素有“中国玫瑰第一镇”之称的定陶区黄店镇已是一片花的海洋。每天早上5点,玫瑰种植老把式朱其章就会和老伴穿梭在自家的玫瑰田里采摘玫瑰,这个时间段采摘的玫瑰花不仅新鲜,价格也高。

  “花骨朵现在卖到四块三,每亩地能卖到五六千块。”朱其章忙活了一早上后,把新摘的花骨朵送到村里的收购点进行售卖。“现在卖特别方便,不管你掐多少,来到都收,而且还是现钱。”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黄店镇围绕“一红一绿”,引导群众发展玫瑰和蔬菜两大特色产业,目前已累计发展玫瑰1.26万亩、设施蔬菜3.5万亩,年产值6.3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6万元,特色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日前,黄店玫瑰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黄店镇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生态乡镇”“山东省服务业特色小镇”等荣誉称号,成功获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围绕农民富农村美,近年来定陶区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突出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持续放大蔬菜、山药、西瓜、玫瑰、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优势,着力创建了一批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和农业产业强镇,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截至目前,全区发展玫瑰、山药、大棚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18万亩,2000亩以上的特色农业产业园14个,其中万亩以上的4个;全区认证“三品一标”127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4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个,获批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5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1个。定陶区还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第三批国家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同时,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定陶区科学制订了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因地制宜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全区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49个、完成拆旧6138亩,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7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22个。

  定陶区马集镇梁堂社区以“两新”融合发展为契机,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整村搬迁,建设新型社区,推动乡村振兴,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梁堂模式”,实现由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到乡村振兴样板村的“蝶变”。“梁堂模式”,被央视新闻2次进行报道,被青岛市作为典型案例全市推广。

  以民为本 改善民生

  书写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5月24日,在冉堌镇便民服务中心,一名群众拿着盖好公章的生育证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服务大厅。

  “现在方便多啦!生育证在咱们服务大厅就能直接办理,而且当天办当天出证,再也不用像以前老百姓把生育材料交过来,咱们的工作人员一趟一趟往区里跑,老百姓要等好多天。”冉堌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吕国丽说。

  为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去年4月份,定陶区整合驻冉堌镇的派出分局、站、所等执法力量和资源,组建统一的镇行政综合执法机构,把99项县级权限一次性下放到冉堌镇,正式启用了“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行政审批专用章”,这也是菏泽市首个启用“2号公章”的乡镇。

  近年来,定陶区始终牢树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民生短板,持续增加民生领域投入,区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连续多年保持在80%以上。特别是在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教育、医疗等领域,更是不惜血本,全力夯实民生福祉的基石,让群众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十三五”期间,定陶区完成教育基础设施投入23.8亿元,新增教育用地1800亩,新建改扩建学校180所,幼儿园61所。新招录教师2290名,引进省级以上名师、名校长12人。千方百计争取山东大学支持,合作创办了山大附中实验学校,本科上线率连续4年位居全市前列。定陶一中新校区、万福实验学校等投入使用,北京华樾集团、奇诺外国语学校等一批名优教育资源在定陶建设新校区。中考成绩跃居全市第一,高考成绩实现四连增,增幅全市第二。新建扩建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新建提升乡镇卫生院16处、卫生室238处,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区,评为“山东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围绕全面建成大市新区,定陶区持续推进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菏泽牡丹机场正式通航,鲁南高铁2022年建成通车,枣菏高速竣工通车。对接菏泽市主城区的“六纵六横”12条、108公里主干道路建成通车。刘楼水库、田集水库建成蓄水,新河湿地公园投入使用,菏曹运河生态湿地公园和人民路拓宽工程全面完成。实施棚改搬迁460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城区道路21条,铺设雨污管网231公里,集中供热覆盖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城市功能的加速完善,使定陶区内涵品质和外在形象实现“双提升”。

  “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着力办好落实稳就业措施、加快棚改安置房建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教育教学条件、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增加养老服务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善城乡设施10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在今年的人代会上,定陶区委副书记、区长韩耀辉向全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我们相信,随着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会越来越高,归属感、认同感也会越来越强。

  ①定陶菏曹运河生态湿地公园

  ②山东二叶制药有限公司

  ③定陶区政务服务大厅

  ④定陶刘楼水库

  ⑤菏泽牡丹机场

  ⑥黄店镇万亩玫瑰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南祥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