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山东省将实施“乡村记忆”工程

2014-01-19 17:23:00 作者:于国鹏  来源:大众日报
在1月15日召开的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表示,要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为此我省将实施“乡村记忆”工程,“这个工程由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牵头,省直有关部门为联席会议成员。”  谢治秀解释说,“乡村记忆”工程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工程,是保护齐鲁传统文化遗产的创新尝试。

      在1月15日召开的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表示,要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为此我省将实施“乡村记忆”工程,“这个工程由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牵头,省直有关部门为联席会议成员。在搞好调研、科学规划基础上,今年上半年选择20个示范项目取得经验后,在全省推广实施。”

     

      谢治秀解释说,“乡村记忆”工程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工程,是保护齐鲁传统文化遗产的创新尝试。

     

      他介绍说,实施这一工程,重点在文化遗产和传统乡土建筑富集、保存基础条件较好、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和社区,因地制宜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在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古民居和传统建筑的前提下,省文物局将开展“山东省十佳文物维修工程”评选活动,组织开展乡土建筑和农业遗产、工业遗产等新型文化遗产保护技术课题及管理的调研活动。

     

      谢治秀说,我省将强化文物科技工作。“我们将推进‘山东省文物保护科研修复工场’建设,成立山东水下考古中心和山东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加强与国家文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文物保护、利用和展示水平。”

     

      不断提升文物科技水平,也是我省推进文物保护“惠及民众、成果共享”的举措之一。谢治秀说,我省一方面将加强博物馆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山东数字博物馆建设,另一方面,还将努力提高大遗址保护和田野考古服务社会、惠及民生的能力。以大运河申遗为例,大运河山东段申遗已经通过世界遗产组织考察评估,8个河段、15个遗产点的维修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全面完成,申遗工程受益民众超过500万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考古遗址公园等文物保护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促进区域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

     

      此外,我省还将实施文物安全“天网工程”,推动济南市、日照市文物安全“天网工程”试点工作,与公安机关联网联动,对田野文物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积累经验后在全省推广实施,

     

      谢治秀介绍说,今年我省文物工作将突出重点,着力推进88项重点工程,其中引人注目的亮点非常多,多个工程上半年就将开工。

     

      其中包括,重点通过曲阜片区项目和三大国家考古公园建设,打造国家大遗址曲阜片区,推动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通过大运河保护申遗工程,打造“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争取下半年集中开工建设。通过齐长城保护工程,打造“齐长城人文自然风景带”,将在上半年集中开工建设。

     

      谢治秀说,同时还要做好黄河三角洲区域盐业遗址、胶东半岛近现代海防遗址、济南东部地区历史文化遗址、鲁西运河及堌堆文化遗址的研究保护工作,促进区域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银萍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