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乳山:在转型突破中昂扬奋进

2014-01-21 07:57:00 作者:彭辉 刘国贤 任现辉  来源:大众日报
2013年,乳山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战略,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实体经济,累计签约过亿元项目43个,开工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44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1个。

    △乳山城市远景发展规划

    △昊安金科生产车间

    △澳华太阳能生产车间

    △远大可建生产车间

    △玉龙集团生产车间

    △黄海汽配生产车间

    ▽乳山口港

      □彭辉 刘国贤 任现辉
      2013年,乳山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战略,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实体经济,累计签约过亿元项目43个,开工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44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1个。
      按照“突破北部、崛起中部、提升南部”的思路,乳山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城市化和农村新型社区化建设,将601个村规划为178个农村新型社区,完成了16个示范社区建设,推动了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乳山“接地气”办民生,通过民情大走访、征集群众不满意事项、筹建市民服务中心、开通市民热线和民情网站,将好事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在去年下半年威海组织的9大项群众满意度调查中综合得分第一。

    产业培育    实现新突破
      年末岁尾,天寒地冻,乳山大地却热气腾腾,远大可建、顶点科技、伯特利等项目竞相发展的热潮扑面而来。
      一个个产业项目在乳山相继崛起,是乳山上下解放思想结出的硕果。
      “没有思想解放大飞跃,哪有产业大发展?要在解放思想中激发赶超意识,在互学互比中开阔视野,在对照先进中拓宽思路,催生加快发展的强烈信念。”乳山市委书记高书良的话一语中的。
      乳山在“比”中提升。乳山早在年初就确立“对标赶超”目标,市一级,在青岛地区,学胶州、赶莱西,在烟台地区,学龙口、赶蓬莱;镇一级,在威海范围内选择学赶对象,制定赶超目标和措施,并将学习赶超情况列入岗位责任制考核;30家重点企业、20家成长型企业和11家潜力型企业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行业内确定学赶对象,在比拼中不断壮大、在竞赛中不断提升。
      通过思想解放,这片土地上的血性和激情被点燃。乳山把项目发展作为产业培育的“牛鼻子”,“凝心聚力抓项目促发展”化为全市上下的自觉。
      为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乳山创新招商方法,专门设立了22个产业招商部门,在经费编制等方面予以保障。针对招商人才匮乏的问题,乳山面向国内外招聘了13名招商顾问、招商代理人才,公开考选了2名经济合作局副局长,增强了招商专业力量;每月召开一次招商调度会议,通报外出招商情况、调度下月招商安排。
      乳山各部门围绕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生物科技、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产业集群,以“三区八园八小区”为载体,开展点对点、小分队登门对接活动,引进有助于链条延伸、有利于集群培育的大项目。
      干部有压力,落实才能更给力。乳山安排20名市级班子成员分包15个镇、5个重点区域,同镇区一起参与招商引资、项目谈判建设的全过程,并与镇区捆绑考核、同步奖惩;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由原来的一体考核变为单独考核,变只考核规模项目个数为考核新开工项目个数和实际投入量;对不按时开工、进展缓慢的项目,纳入绩效考核、实行监察问责,充分调动了各单位重视项目、重抓项目的积极性。
      优化营商环境无止境。乳山加大企业创新扶持力度,设立了1500万元的科技创新基金、1000万元的产学研奖励基金和1亿元的企业转贷基金;推进审批流程前置、审批窗口下沉,推行“外网申报、预审反馈、内网办理、并联审批”的服务新模式,让企业足不出户就可在最短时间内办理审批业务;落实涉企减免、暂缓收费22项,精简审批事项264项,压缩比例达55%,对涉及项目的中介机构服务收费在最低标准的基础上下调20%,对重点项目在最低标准的基础上下调50%。
      为破解融资、土地等难题,乳山开展了民间融资试点,新组建了2家民间融资机构,设立了首家风险投资机构,与银行合作开展了首期5000万元的“助保贷”业务,昊安金科成功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出台闲置土地回收措施,做好土地征收储备,对投资额低于3000万元的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良好的服务形成强大的磁场,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开工、投产见效。2013年,乳山累计签约过亿元项目43个,开工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44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1个。

    城乡统筹    带来新面貌
      乳山通过城市宜居化、特色小城镇生态化、园区产业化、农村社区化等一连串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动作,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城市化和农村新型社区化建设,描绘着城市化发展的华彩篇章。
      在推进重点区域城市化和农村新型社区化建设中,乳山精心规划了178个农村新型社区,确定了每个社区的范围、名称、中心村、服务中心选址等,初步构建起全覆盖、无缝隙的农村社区化发展新格局。在此基础上,乳山还将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向社区延伸,把原来由镇级承担的部分服务职能下放到社区,通过预约服务、巡回服务、热线服务、代理服务等方式,就近受理群众日常行政审批、警务治安等事项,为社区群众就近就便地提供劳动就业、农技推广、商贸金融、卫生医疗等服务。
      社区建到哪里,环境整治就跟到哪里。乳山将社区建设和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将社区中心村全部纳入环境综合整治。目前,乳山152个社区中心村完成了环境综合整治。
      乳山突出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化发展后劲。在园区带动发展工业、房产带动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创业带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乳山依托安全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和涉农龙头加工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农村土地流转,鼓励百姓发展家庭农场、观光农业,因地制宜发展苹果、大姜、蓝莓、草莓、绿茶、牡蛎、板栗等特色高效农业。
      乳山把乡村文明行动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文明示范一条街、“四德榜”建设等惠民工程,让城乡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推行省级标准“四德榜”的同时,乳山创造性地建设了赡养榜,全市601个村全部建成“四德榜”、赡养榜。在每个村选取1条主要街道作为文明示范街,在高标准进行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的同时,对道路两边的墙体进行美化,绘制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公共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和孝德故事等,让一面面墙壁变成一道道“会说话”的文明墙,提高着村民们的文化素养。
      推进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是关键。乳山先后实施了滨海路、309国道、202省道等路网升级工程,城市路网、自来水管网、供暖管网和天然气管网等管网配套工程,城区污水管网分流改造、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等生态环保工程等,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功能化配套水平,为市域一体化夯实了基础。

    幸福民生    奏响新乐章
      2013年,乳山听民声、办民生。群众需要办什么,钱就投到那里去。
      “通过民情走访、征集群众不满意事项、开通市民热线和民情网站等,将百姓上访变干部‘下访’、让百姓来‘挑刺’和‘揭短’,及时将‘短板’补在百姓心坎上。干部‘麻烦’了,群众难题少了。”乳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隋建波如此阐述民生工作方式的转变。
      为民办事,要办在点子上,关键要用心听民声。去年,乳山上半年、下半年各拿出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民情大走访活动,全市机关干部“划片包干”,按人定户、人户对应、一户不漏地开展“干部联户全覆盖”活动,在帮解百姓难题的同时,真心实意请群众给政府“揭短”。
      在乳山,邀请市民“揭丑亮短”是常事。去年4月,乳山还创新形式,面向全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征集“群众最不满意事项”活动,群众可以就养老医疗保障、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环境保护、干部作风等方面进行“挑刺”。
      征集活动结束后,乳山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出十个方面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最不满意事项。随后,乳山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列入2013年度“群众最不满意事项”进行研究,开出整治“药方”,逐个明确整改部门、整改措施、整改时限。12月份,乳山又将办理结果在媒体公开,把评判权交给群众,避免政府自己补短、自己打分。
      为方便群众随时“揭短”,也让“补短”能够补到群众心坎上,乳山还形成了“五个一”的工作机制:搭建一张集政策宣传、便民服务、民生互动等于一体的民情网,开通一条直接接听群众意见的市民热线6512345,完善一套汇集群众需求信息的民情数据库,新制定一批包含应急指挥、分析研判、答复反馈、督导考核等制度的运行机制,组织一支办事高效、服务周到的群众工作队伍。
      2013年,乳山群众对各项工作满意率达到96.85%,在下半年威海组织的9大项群众满意度调查中,乳山有7大项得分最高、综合得分第一。
      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解决问题,乳山还把财力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倾斜。
      为方便百姓出行,乳山先后投资1.3亿元,将全市200辆客运车、公交车全部收归国有,新购置了125辆公交车,实行公司化运作,并将市内原有的98条班线、11条公交线路统筹调整优化为67条。将银滩原有2条公交线路、25辆公交车,调整为6条线路、56辆公交车,其中1条线路直达火车站、2条线路直达市区,并增设银滩至火车站的夜间班车。
      为让全市3.3万名学生共享教育公平的阳光,乳山实施了拆除平房、新建楼房的校舍改造工程,为各农村学校配足配齐了教学仪器、图书、微机和实验设施;按照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在每个镇都高标准建设了农村幼儿园,乳山获“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美誉。
      为降低群众看病的医药负担,乳山在威海市率先实施了公立医院改革,每年至少拿出400万元作为取消药品加成的补偿,药品平均价格下降了15%;将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50元,镇级、县级、市级、省及威海市以外定点医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调整到80%、65%、50%、40%,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5万元。
      ……
      新一年的日历刚刚翻开,2014年,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的乳山,转型跨越发展的步伐更有底气、更富希望、更可持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