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400多年的老街 曾经满街老店如今只剩“草包”

2014-05-08 09:33:00 作者:  来源:山东商报
普利街最近正在改造,有关这条街的历史也重新引起关注。 这条开街400多年的老街,在历史上曾经大名鼎鼎,一如现在的泉城路。当年这条 老街上也曾经老字号林立,但时至今日,只剩一家草包包子铺在延续着历史。

      草包包子铺已在普利街100多年

      普利街最近正在改造,有关这条街的历史也重新引起关注。 这条开街400多年的老街,在历史上曾经大名鼎鼎,一如现在的泉城路。当年这条 老街上也曾经老字号林立,但时至今日,只剩一家草包包子铺在延续着历史。

      百年老街中仅存一家老店

      昨日记者来到普利街,道路施工正在进行,一半的道路被封闭起来,道路北边是商铺和住宅区,虽然完全可以满足这里人的“衣食住行”,但是当年商业繁华地带的风采已经难觅踪迹。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高楼拔地而起,而原本在这里的老建筑一座一座倒下,消失在拆迁的尘埃里。以普利街为例,2009年7月,普利街就有14处老建筑倒下。如今普利街面临再一次的改造,今后这条老街还能保留多少古韵,目前没有部门给出答案。

      记者沿街走了一遍,仅从普利街东头的百年老字号——草包包子铺中依稀看到百年老街的风采。

      关于草包包子铺的历史,在这附近可谓是家喻户晓。住在这条街上的市民刘大爷告诉记者,店铺创始人叫张文汉,他沉默寡言,生性老实憨厚,人们戏称他为“草包”。后来他开了一家包子铺,一时想不起该给店铺起个什么名字,干脆拿自己的外号做了店名。这个包子铺已经在这条街上100多年了,不仅包子有名,这房子更是老建筑,很多外地人都慕名而来。

      曾是历史上的“泉城路”一步一个老字号

      除了草包包子铺,这条街路北还有一个百年老字号——普华鞋店,但也只有老牌子,老建筑早不存在,难以称得上纯正的老店。

      而普华鞋厂还算是幸运的。当年老济南人曾用“一步一个老字号”来形容这条街,如今这些老字号大都烟消云散。

      据史料记载,昔日的普利街有普华鞋店、赞玉堂(也有人称赞育堂)、泰康食物店、治香楼百货店、老茂生糖果庄、裕兴颜料公司、大生东杂货店等老字号遍布街头。

      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普利街90号,是建于民国初年的“鸿祥永”布店旧址。而普利街56号是典型的前店后坊式建筑,临街为一座三开间二层小楼,青砖墙体,古朴精致。这里是建于1919年的中药名店——赞玉堂西记。由赞玉堂往东走,普利街58-1号、普利街58号、普利街58号旁门、普利街50号均曾为列入登记文物名单的老建筑。

      一条街上东西文化碰撞交融

      其实普利街最早叫柴家巷,因这条街上卖柴的比较多而得名。关于柴家巷最早的记载在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据《历乘》载:“三元宫(道教庙宇),一在杆石桥,一在柴家巷。”据记载,柴家巷东起筐市街南口,西至普利门桥,北有靖安巷,南有郝家巷、西券门巷,全长417米,原为碎石路面,在上个世纪30年代改为沥青路面。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济南开商埠,为便于城区与商埠间的交通,1908年在永镇门与永绥门之间增开普利门,取“普遍得利”之意,此后街随门名,柴家巷便改称普利街。

      此后普利街就成了串起老城区和商埠区的商业要道,商机无限,不光众多老字号在这开设分号,一些外商也在这里设店,西式的楼房和中式建筑在这条街上并存,也见证着济南开埠之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因此,这条街也是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近代历史的缩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