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莱城区委常委、凤城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李秋超
编者按:
为进一步营造创建全省“四德工程”示范市工作的浓厚氛围,把创建工作引向深入,让创建活动深入人心,营造万众一心、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大众网记者深入全市20个乡镇(街道)进行集中采访,对采访内容专题聚合,开设“四德工程乡镇行”大型专栏。记者将对乡镇(街道)负责人进行采访,报道乡镇(街道)围绕“四德工程”示范市创建工作的特色做法和先进经验;对“四德工程”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进行专访,深度挖掘典型事迹,用真实感人的语言展现先进典型风采。
“四德工程乡镇行”系列报道之一:
凤城街道:“四德”认同度100% 孝亲敬老蔚然成风
大众网莱芜5月12日讯(记者 王鹏 亓秀宝)有一组数字可以表明莱芜市凤城街道办事处在“四德”工程建设中所做的工作:15万余群众积极参与,发放宣传单20万余份,签订公开承诺书2万余份,签订责任状10万余份。
近日,莱芜市莱城区委常委、凤城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李秋超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畅谈“四德”工程建设在凤城街道办事处的“开花结果”。据了解,“四德”工程引起凤城街道居民的广泛共鸣,社会参与率80%以上,社会认同率近100%。“四德”工程实施以来,孝亲敬老蔚然成风,让老人过得比自己好,成为子女的广泛共识。
“四德”改变居民思想 “老人过的比自己好”是荣耀
李秋超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德”工程事关发展大局、事关凤城街道长远,不仅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更是一项强基固本的德政工程。凤城街道党委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从构建和谐街道的大处着眼,从群众需求的现实入手,在凤城街道深入实施“以‘爱’为核心的社会公德,以‘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以‘孝’为核心的家庭美德,以‘仁‘为核心的个人品德“的“四德”工程。
据了解,凤城街道发动参与群众15万余人,发放宣传单20万余份,签定公开承诺书2万余份,签订责任状10万余份。“四德”工程改变群众居民的新生活,引起街道居民的广泛共鸣,社会参与率80%以上,社会认同率近100%。“四德”工程实施以来,孝亲敬老蔚然成风,让老人过得比自己好,成为子女的广泛共识。许多家庭矛盾也在这一大的氛围中之中悄然改变。
“四德”工程实现全覆盖 贯穿凤城居民成长发展全过程
李秋超认为,“四德”工程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四德’工程,从内容上讲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方面,从范围上讲分为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四个层面。”“‘四德’涵盖个人、家庭、单位、社会四个空间和一个人从青少年到中老年的各个年龄段,形成贯穿人的发展全过程的终生道德建设体系。凤城街道党委认为作为市区驻地,居民的文明素质、城市的整体形象是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街道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们凤城街道以全国、省级文明城市验收为契机,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扎实开展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创建主题实践活动,收到良好效果。但这与全国、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指标要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实施‘四德’工程,就是要通过氛围、环境来感染、来影响、来带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来提高,通过制度措施来约束、来规范,从而进一步增强广大社区群众的文明意识,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养成良好文明习惯,提升全街道的整体文明形象。”李秋超说。
软硬宣传广融合 “四德”不达标奖励“一票否决”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在“四德”工作推进上,凤城街道坚持抓细、抓实、抓具体,像抓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一样抓“四德”工程,使整个活动项目化、具体化,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凤城街道组织宣传车深入社区人群聚集的地方开展宣传活动,设置主要街道社区的100多块公益广告牌,村居制作固定宣传栏、宣传标语600余块,粉刷固定标语3000多条,做到宣传入户,宣传内容到人。姚家岭、东风等15个社区都建起“四德”文化长廊,建立道德评比台。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标志,以‘文’化人,以‘德’聚力,这是许多发达地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成功经验。凤城街道是全市、全区文化的聚集地,埋藏在社区群众心中至善至美的道德力量能激发到怎样的程度,全街道居民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到什么高度,街道新一轮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就会随机发展到相应的程度和高度。为此,街道党委积极营造工作氛围,形成全面的工作推进机制。”李秋超说。
据了解,凤城街道充分发动、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建立村居百姓合唱团、百姓器乐团、百姓曲艺团,组织编排一些通俗易懂、群众又喜闻乐见、反映社区生活实际的舞蹈、快板、相声、小品等节目,既在本社区演出,又组织全处的文艺汇演,全街道共有28个单位、近10000人参加比赛活动,戴花园创作的《四个老太夸儿媳》、吕花园创作的《说说咱吕花园》等脍炙人口的曲目深受群众好评,把“四德”宣传做到潜移默化。
此外,凤城街道村居两委干部每人都写出“四德”工作的心得体会,人人谈体会、谈感受,以交流促认识,以认识促工作的提升。各村居还建立道德评议委员会,定期对居民的“四德”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记入个人道德档案,并作为优秀党员、文明村民等各类村级奖惩的“一票否决”评价指标。
莱芜四德故事之一:徐老太的“四女儿”
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从子女呱呱坠地到现在都成家立业,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戴花园社区84岁的徐莲英一直含辛茹苦,尽力拉扯。现在,徐老太曾因得了脑萎缩不能自主活动,需要儿女们24小时不间断照顾。
莱芜四德故事之二:为失主解急的社区保洁员
她是一名社区保洁员,每天习惯了用扫帚和抹布打扫卫生的生活;她是一名好妻子,无怨无悔照顾半身不遂失去劳动能力的丈夫。可就是看似平凡的她,面对5万元的诱惑,没有唯心所动,依然寻找失主成功归还。
莱芜四德故事之三:75岁“老儿子”的“老宝贝”
刘曰英,今年98岁,是莱芜市凤城街道办事处东风社区年龄最大的老人,她有3个儿子1个女儿,9个孙子3个孙女,五世同堂。刘曰英二儿子于常德,今年75岁,3个儿子1个女儿,妻子几年前去世,独居东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