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至少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标准”规定,学生体育不达标将无法得到奖学金等奖励,体育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即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当下,大学生体质差早已不是新闻。为了改变这种令人忧心的现状,许多高校采取了一些应对之策。“定点断餐”也好,“早操换早餐”也罢,都试图通过选择性激励手段,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一次,将体质测试与评优评先、毕业证件挂钩,显然加大了大学生的机会成本,倒逼大学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体质上。
还要看到,大学生体质差不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在初高中的开学典礼上,学生晕倒的事件层出不穷; 既然体质差有“历史原因”,“板子”就不要光打在大学生身上。中小学生在分数“指挥棒”下,在焦虑的成年人的鞭策下绝尘狼奔。家长过于关注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和知识学习,却没有在身心世界的发育和建设方面给予他们应有的重视和帮助。而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和体育器材匮乏,体育课流于形式,体育教育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生存困境,都为大学生体质下降埋下了“病根”。
与中小学相比,大学拥有更多的体育资源,体育锻炼并不缺乏场地和设施。可是,大学生体质为何还是这般糟糕?在大学生的价值排序中,体育锻炼处于底端,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提升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愿,固然需要鼓励和激励,也离不开外部的压力和约束力。只要戴上“紧箍咒”,体育锻炼才会实现价值归位。
大学生体质作为一个公共问题,离不开多元化的合作视角。如果全社会不能塑造一种热爱运动、崇尚体育的风气,单纯依靠大学的“个体救赎”可能事与愿违。在一个缺乏规则意识的环境里,即使将大学生体质测试和评优评先、毕业证件挂钩,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体质困境。毕竟,再完善的制度设计,也会有“钻孔子”的空间,从而让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让制度善意落空。
由于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体质测试规则不可避免会引发关注和围观。实际上,只要在体育锻炼上更新价值排序,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可以顺利过关。体质测试规则看似不近人情,实则饱含制度关爱——没有健康的体魄,大学生如何去赢得未来? 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