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济南7月25日电 民营经济占据着山东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在稳增长、促升级、增财税、拉动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等方面作用巨大。然而由于外部环境及自身缺陷等原因,山东民营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压力,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融资难”。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山东民营经济发展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就此问题,人民网记者专访了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
困境:
融资渠道狭窄
融资成本高
由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联合调研形成的《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指出,民营经济发展要素保障不够、运行成本较高是制约山东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突出表现在“融资难”和“融资贵”。
一方面,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70%以上依赖银行间接融资。在“主要融资渠道”中,国有银行贷款占比21.2%,地方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占比55.7%,民间借贷占比14.1%,风投及其他占比9.1%。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门槛偏高,“嫌小爱大”现象明显。
另一方面,融资成本较高。除银行贷款利息、第三方收费和担保费外,存贷挂钩、担保保证金、银行“业务创新”中间产品更加重了企业融资成本。如通过承兑汇票赚贴现手续费用,中小企业贷款改为承兑汇票,兑现要到跟银行有特定关系的中间机构,至少加3.5%的手续费。据此测算,以上融资成本相加,中小企业银行融资成本年利率在12%至15%之间。同时,贷款手续繁杂,需要1-2个月时间,影响了融资效率。
分析:
民营企业自身经营风险大
银行信贷投放积极性不高
“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小,自身实物资产较少,技术水平也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发展极易受到经营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小微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生命周期较短,所以破产率更高,风险更大。”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坦言,处于对信贷资金的安全考虑,银行更愿意将信贷投放重点放在资产规模大、盈利能力强、偿债有保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其他大型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自身经营风险大,财务制度及内部的监督制衡机制相对不够完善,银行很难控制信用风险,自然就会影响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使得信贷资源分配变得不平衡。
缺少直接融资渠道也是造成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据该人员介绍,一方面小微企业的股权融资仍处在初级探索阶段,符合股权融资的小微企业数量和规模都很小,且上市融资时间长、费用高、程序多、控制严,导致绝大多数小微企业难以依靠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另一方面,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发行债券条件较为严格,极少有小微企业能够获准发行中小企业债、集合债等债券。
对策:
山东采取多项措施
重拳击破民营融资枷锁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遭遇的“融资难”问题,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近日召开的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了部署。据悉,山东将尽快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民企融资困局有望破解。山东省各相关部门也联合发力,多措并举助力民营企业打破融资枷锁。
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表示,为调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山东省认真落实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奖励政策,积极引导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银行业机构围绕支持小微企业推出形式多样的金融产品。仅上半年,山东小微企业贷款新增1020亿元,同比增加110亿元。
同时,积极拓宽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创建了集股权托管、挂牌交易、上市孵化、融资服务、综合展示和企业规范六大平台功能为一体的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累计帮助企业实现各类融资123亿元,有效促进了山东省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
另外,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政策和解决措施。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源不足的问题。据统计,上半年全省48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为2.3万户小微企业提供了354亿元的担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