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副省长赵润田接受齐鲁网专访。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农业大省,在坚持“三个导向”、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赵润田表示,山东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展比较顺利,3年基本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目标任务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谈扶贫开发
深入推进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
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但按照省定的扶贫标准,山东仍有500多万贫困人口,是东部沿海地区贫困人口基数最大的省,扶贫开发的任务比较繁重近年来,全省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以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为抓手,以加快贫困村整村推进、产业开发为重点,全面落实“五通十有”行业目标责任制,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基本构建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新格局,全省连续三年实现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
赵润田称,当前,扶贫开发已由区域性扶贫转入精准化扶贫的新阶段。省委、省政府对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扶贫开发精神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出台文件进行部署,调整充实和加强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郭树清省长亲自担任组长。全省共识别出贫困村7003个,省定扶贫标准(3322元)以下贫困人口520多万人。对于识别出来的这些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将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同时,深入推进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在前期“第一书记”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向贫困村派驻村工作队的要求,对识别出的7003个贫困村,全都增派驻村工作队,每个工作队都在3人以上。此外,精心组织实施了专项扶贫项目。全省已有3000多个贫困村实施了种、养、加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项目,在860个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省里确定了行业扶贫十项重点工作,提出了“五通十有”的工作目标,各有关部门制定了具体的行业扶贫标准,不断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贫困村路、水、电、产业、房、医、文化、健身、环境卫生等不断改善。
据悉,国务院从今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17日定为扶贫日,按照国家“扶贫日”活动部署,山东组织开展了“扶贫日”系列扶贫济困捐助活动。
谈水资源短缺
到2020年通过做工程留下20亿方雨洪水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发展现代农业,一个很大的制约是水资源短缺。山东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省份,人均占有量只有322立方米,为全国的1/6、世界的1/25,在全国居第26位,属北方严重缺水地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水资源总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据测算,到2020年要比现在多用40到50亿方水。赵润田表示,解决山东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坚持开源节流两手抓。首先要抓好节流,坚持节水优先。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源方面,一是用好黄河水。山东每年大约能引70亿方黄河水。二是用好长江水。南水水调配套工程完成后,山东每年能调引13亿方长江水。三是雨洪水资源化。计划利用5到6年的时间,到2020年通过做工程留下来20亿方雨洪水。
赵润田称,雨洪水资源化不是的盲目的圈水截水,前提是要进行科学论证,保证山东入海的淡水量,保证海洋的生态需要。其次要统筹各条河流、各个流域的上下游和左右岸,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态用水。
今年上半年,山东省政府专门研究了雨洪资源利用工作,出台了加强雨洪资源利用的政策性文件,提出通过实施大中型水库增容、新建山丘区水库、新建平原水库、新建地下水库、南四湖东平湖增容等工程建设,到2025年新增兴利库容35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38亿立方米。规划分两期实施:2016年前实施一期工程,新增供水能力21亿立方米,重点缓解“两区一圈一带”等区域水资源短缺矛盾。
赵润田称,2014年计划实施21个雨洪资源利用项目,匡算总投资89亿元。目前,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年度预算已全部下达,已有12个项目开工建设,本月底可全部开工,年底前形成一定的实物工作量。项目建成后将新增供水能力6亿立方米,山东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得到初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