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博、微信的普及,一些网友开始在朋友圈里做“门面”,出售自己家中制作的私房食品。一时间,“私房烘焙”“私房披萨”等成为消费新时尚。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 马乐)随着微博、微信的普及,一些网友开始在朋友圈里做“门面”,出售自己家中制作的私房食品。一时间,“私房烘焙”“私房披萨”等成为消费新时尚。
11月27日,市民李女士拨打12345热线称,她经熟人介绍,在微信朋友圈的一家店里订购了一个榴莲披萨,谁知食用后出现了腹泻的状况,最后还打了两天吊瓶。当她想讨个说法时,卖家却不再回复她。 “一直觉得微信上卖的私房菜都是自家做的,很放心,而且还是熟人推荐,可出了问题,却找不到人了。 ”
看起来“高大上”的微信“私厨”究竟如何? 27日当天,记者以顾客的身份联系了微信上的几家“私厨”,他们都声称自己选用的原料新鲜安全,制作过程中不放任何添加剂。通过进一步询问,记者发现这些“私厨”多数藏身在小区居民楼内,大部分店主都不告诉消费者具体食品加工点的位置,消费者取餐要到店家指定的地方等待。
记者辗转在东方红路一小区找到了一家私房披萨加工点,厨师是一对母女,所有披萨都是在自家的厨房制作。当被问到是否有卫生许可证时,她们的回答是:“都是自家厨房做的,我们自己也吃,怎么可能不卫生? ”
这类“私厨”是否有部门进行监管?记者联系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据介绍,微信“私厨”属网络食品经营范畴,是一种新兴事物,监管难度较大。大部分“私厨”没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其加工场所多为自家厨房,且在材料来源、添加剂、制作过程和场所、人员资质等方面均不能保证安全。“一旦食物出现问题,我们取证都很难,就算找到加工地点,店家也会说是做来自己吃的。 ”
另外,这些“私厨”没有固定经营场所,只能通过朋友圈查找,一旦出现问题,店家如不予回应,消费者极有可能遭遇维权难的问题。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应谨慎消费,最好选择有实体店、相关证件齐全,具有营业资质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