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姜宏建
通讯员 孔 进 章亚斌 报道
本报济南2月2日讯 我省高校拨款定额改革取得新进展,日前,10所试点高校A、B、C三类专业名单出炉。据此,省财政在安排2015年部门预算时,对10所高校的A类专业,在其专业定额基础上,上浮10%的比例核定经费;B类专业,按其专业定额核定经费;C类专业,在其专业定额基础上,按20%的比例核减经费。
为解决高校扩招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高校办学定位不够准确、学科专业设置求多求全、专业呈现同质化等问题,去年底我省出台《关于改革拨款定额鼓励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意见》,启动省属高校拨款定额改革。日前,经申报和专家评审,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政法学院10所省属本科试点高校A、B、C三类专业已合理确定:A类优势专业占31%,B类基本专业占52%,C类专业占17%,C类专业中,限制性专业和预警专业占60%以上。
“高校拨款定额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合理确定各学校的‘三类专业’,确定专业分三步走。”据省财政厅教科文处调研员王宇轩介绍:第一步,各高校按照三类专业划分的原则,编制上报专业划分初步方案,10所学校共上报A类专业169个,B类专业314个,C类专业54个。第二步,省教育厅、财政厅组织专家对各校方案进行论证,分学校确定调整建议方案。第三步,各校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修订,并形成最终方案。总体上看,由于A类专业都是学校的优势专业,在校生规模远远大于C类专业,保证了试点高校定额拨款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各试点高校对此改革普遍赞同,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刘兴云说:“大学发展的关键在专业,通过定额拨款这一资金杠杆助力专业的优胜劣汰,从而使优势专业更强,有利于引导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优势专业建设上。”山东交通学院院长鹿林认为:“这次改革使财政拨款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学校特色相结合,强化了对高校特色优势专业的政府支持力度,激励高校对其重点专业的培养资源的调度和整合,从而形成学校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促使高校对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专业进行调整、改善以至淘汰。”
据了解,省财政将会同省教育厅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高校拨款综合改革。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袁培全介绍,将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校专业建设情况、人才培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三类专业的划分。稳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在所有省属本科高校实行拨款定额改革。